1 / 3
文档名称:

应用美学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用美学论文.docx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8/11/1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用美学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艺术的审美与实用从实践的观点看,生活美与艺术美构成了人类社会实践的整体。生活美在人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衣、食、住、行、生产、生活都与美有联系,也都有美,不仅非常丰富,而且十分生动。因为生活美是自然形态的、粗糙的东西,但它是艺术原料的矿藏。艺术美是源于生活美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的概括和提炼,比生活美更高,更强烈,更典型,更理想,应为更集中,所以就更带有普遍性。对于“什么是美学”尚无不刊之论,要给美学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不妨就把它认为是“艺术哲学”。对于应用美学有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审美因素与实用因素的关系问题,这就是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关系。建筑是人不可或缺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是不言而喻的。所谓生活,是人为了生存必须进行的种种活动。而人的生活活动几乎都离不开建筑,没有建筑,人的生活活动就无法进行,或者只能在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我以建筑为例,谈谈我对建筑中审美因素与使用因素的看法为了生活的需要,就必须为各种不同活动提供相宜的建筑空间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活动也越来越复杂,建筑就需要根据不同活动过程的特点和性质,进行空间体量和空间组合的意匠,从而形成不同功能的建筑类型。如:从生活与生产来分,有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中从服务对象分,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从性质与功能的不同,有住宅、医院、旅馆、饭店等等。正因为建筑首先是人的物质生活资料,不论建筑有多少类型绝大多数是为了生活使用功能的需要。其实我认为就建筑而言,其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并不是对立关系。相对于其它类艺术,美可能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而且建筑的实用性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在建筑为人提供了生活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通常人们会要求建筑舒适美观,但这并不影响最基础的实用价值,这里举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实例,即苏州东山的“雕花楼”:雕花楼始建于1922年,是上海富商苏州东山人金锡之的住宅。宅院前后三进,占地2亩。据说这座宅院,是由至少250名工匠,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耗资达17万银元之巨。这座住宅除了用料和施工质量要求高,整个建筑物布满了大量雕刻,可谓无处不雕,举目皆是。凡砖砌者,如影壁、门楼、墙头、墀头等皆用砖雕;木钩者,如柱头、梁枋、门窗、栏杆等皆用木雕;石作者,如门枕石、角石、柱础等皆用石雕。从雕刻的技法,浮雕、圆雕、阴阳雕皆备;从雕刻的题材,除吉祥物之外,故事性的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三战吕布”等48座,还有“二十四孝”等等。雕花楼的前楼大厅,雕有各种姿态的凤凰,据统计竟有86对,共172只之多,因而有“凤凰楼”之称。一座民居雕饰到如此繁琐复杂的程度,仅从雕饰而言,号称“江南第一楼”,可谓名不虚传。雕花楼的雕刻,可说多得不能再多了,其作用只不过如同给建筑穿上一件花哨的外衣,并没有改变建筑最根本的实用价值——即为人提供居住的场所。就建筑而言,有时它们之间的界限也并不是十分明确。举个例子来说,长城在建设时,它是作为防御工事来修建的,在抵抗外敌入侵时,它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现在,长城已经失去了它作为防御工事的作用,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也就是说它现在满足的是人们的审美价值。再例如北京的天坛,在过去作为祭祀之用,从建设开始就是冲着实用的目的去的,但这并不妨碍它同时具有审美价值,到了今天,显然实用价值几乎完全丧失,但审美价值凸显出来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