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抹不去的记忆(三)--怀念咱的指导员在浙兵战天斗地的那些年月里,最值得我怀念的是咱的指导员,与他朝夕相处的五年当中,我在他的关怀和教育培养下慢慢地成长为一个不怕任何困难和挫折的兵团战士。可惜后来各自返回故乡后,逐渐失去了联系。时至今日他那慈父般的音容笑貌还是那么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是我这辈子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可惜他早在十八年前就已经去见了马克思。我深深地怀念着他……我们一营四连的指导员姓白名志忠,1970年那年他四十二岁,长得一米六几的个头、健壮的身材显得很是精神,还有一脸慈祥的面容倒与他的名字很相符。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烟酒不进、话语不多、做事认真、为人正直、性格内向、个性非常固执的倔老头。他对待我们这些知青的关心如慈父般地无微不至,对待我们知青犯错总是淳淳诱导、耐心帮助教育,对待我们的丁点成绩又总是不失时机地表扬和激励。我与他第一次见面是在我的家里。那时他就是到奉化县招兵(当时兵团战士也是兵呀)的两位军代表之一,同学们都叫他白同志,他曾有二次到我家进行家访。第一次家访是在居委会干部和班主任方老师陪同下来向我和我的家人介绍兵团的简况,当听我父母说我的实际年龄十六周岁还不到;而且班主任方老师也表示我学习成绩不错应继续上学为好,并且已经推荐我到奉化一中继续上高中时,白同志也就不支持我去兵团。可是我个性也非常固执,坚决要求去兵团,那时我的想法是:高中毕业也是要上山下乡去的,还不如早点去接受再教育,更何况浙江兵团是部队编制军事化管理又是拿工资的,总比支边或下农村插队强,又由于我对参军当兵有着特别的向往。在我的坚持下,他和我父母都勉强同意了。第二次见面是他来给我送录取通知的,同时他也认真地向我父母承诺会努力帮助我、照顾我的。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他会是我的指导员。到兵团以后,我被分配在十七团一营四连,没想到白同志就是我们连队的指导员,也许这就是巧合吧。现在回想起来,在此后整整五年的共同相处中,他对我这个黑六类子女一直很关心是出于对弱者的保护和怜悯?还是觉得瘦弱的我有像他一样内向和倔强的个性而有意帮助和培养!是使我至今都不得而解之谜。其实那时只有十六七岁不懂世事的我根本不知晓指导员在默默地关注着我的成长。到兵团后我处处不甘落后,年轻的我是很瘦弱的,一米七二个头体重90斤不到,但是我很努力,不管轻重农活只要分配给我们班我就抢着干,话语不多的我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色,我在工作中点滴进步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974年初春,原连队卫生员调任其它工作,指导员和连队党支部有意培养我,他亲自通知我去团卫生队学习,回来就担任连队卫生员。自从调到连部当卫生员以后,我也从来没有使他失望过,总是尽自己所能,努力地工作着,不但做好卫生员的本职工作,还陆续承担起连队里的许多工作。指导员总是像个慈祥的父亲一样帮助我、关心我、爱护着我。平时话语不多的他对于我的点滴成绩和进步也像他对待连里其他表现突出的知青那样经常在连队的大会小会上进行表扬和激励。有一次他还将我所做的工作亲自写成大字报贴到食堂里,此事后来变成东片一、二营里热议的话题,褒贬不一。持不同意见者认为:作为连队里主要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指导员不必要用大字报形式来表扬一名普通战士,有点小题大作;赞成者则认为:弘扬正气宣传先进正是当指导员的职责范围,大字报(时代的产物)也是宣传工具之一嘛,无可厚非。这件事发生后,倒使从来不喜欢张扬的我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