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探讨.doc

上传人:tanfengdao 2018/11/13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用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法探讨
(六公司:渠继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高层建筑的兴建,扩大了城市使用空间,同时也改变了环境原有状态。随着建筑荷载的不断增加,建筑物竖向变形加大,这就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参数,建筑变形测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建筑变形测量确切地反映了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在静荷载或动荷载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变形测量包括沉降测量、位移测量和特殊变形测量。沉降测量分为建筑场地沉降观测、基坑回弹观测、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建筑沉降观测。规范规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加层或扩建建筑、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建筑必须在施工和使用期间进行变形测量。建筑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施工乃至使用过程中是一项重要工作,个别施工现场重视不够,有些工程观测点布设、观测周期、观测数据填写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就施工过程中民用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法做一浅析。
1、基准点、工作基点、观测点设置
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沉降观测方案,基准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观测级别确定,但不应少于三个。工作基点可根据需要在便于测量位置设置,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形成闭合环或形成由附合路线构成的结点网。基准点、工作基点应选择隐蔽性好且通视良好、不易被扰动的地方设置,在未确定其稳定性前,严禁使用,使用中应经常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
沉降观测点位置应依据设计要求、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形式、地质条件、基础形式
等因素综合考虑,布设在最能敏感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部位。一般布设在建筑物四角、差异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质条件有明显不同的区段以及沉降后浇带的两侧。并应兼顾施工和建成后的使用方便,易于保存并稳固美观。埋设时注意观测点与建筑物的连接要牢固,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建筑物的变化情况。
2、观测要求
沉降观测精度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设计要求选择。一般的民用高层建筑,采用二级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可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应使用DS05、DS1型测量仪器,选择水准标尺尺身上附有圆水准器装置的因瓦尺或条码尺。在天气良好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一个周期的观测应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同周期观测时,宜采用相同的观测网形、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并使用同一测量仪器和设备。
沉降观测的周期应能反映出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规律,基础阶段变化最大,往往引不起足够重视。一般民用高层建筑有一层或数层地下结构时,首次沉降观测时间应在基础垫层完成开始,在基础的侧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临时沉降观测点,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方可进行首次监测。随着结构每施工一层,临时观测点上移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地下结构完成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置于+500mm处),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观测的初始值。
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民用高层建筑可每施工完成一层观测一次;主体完成后装饰阶段每2~3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后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