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历史必修3练习.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必修3练习.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18/11/13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必修3练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仁爱”思想 “兼爱”思想
“礼治”思想 “非攻”思想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以万物为刍狗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
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1)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
,悬挂着一副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真正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家是( )
A. 朱子 B. 孟子 C. 董子 D. 孔子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谶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②主张实施“大一统”思想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材料1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
·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 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原因何在?
(4分)
 (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6分)
参考答案
(1)①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②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   
(2)努力:①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②秦朝的焚书坑儒;③西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太一统”。
(3)评价:①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②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