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生礼仪规范
小学生的礼仪很多时候比大人都要好,那么他们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是什么样的呢?
参加升国旗仪式,列队整齐,脱帽肃立,行注目礼或队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穿戴整洁、得体;坐正立直,行走姿势端正;举止文雅, 谈吐庄重。
与人交往,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递送或接受礼品、奖品起立并用双手。
进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上课发言先举手;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轻敲门,
经允许后再进入;离校时与老师、同学道别。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外出和到家与父母打招呼;家中用餐请长辈先就座。
敬老爱幼,帮助病残。
行走让路,购物让先,乘车让座,尊重、帮助老幼、妇孺、伤残者。
遵守公德、循章骑车、行路;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游览风景名胜时,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乱丢乱吐。
遇见外宾、热情大方;以礼相待,不卑不亢;维护国家荣誉,不失人格、国格。
10、 参加集会:安静听讲,会上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声“谢谢”:观看演出和比赛,
做文明观众,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11、 不得直呼老师的姓名。
12、 遇见来宾要行礼问好,让来宾先行。
13、 集会时对报告人或演讲人要适时鼓掌,表示欢迎和感谢,上台发言前后都要向听众敬礼。
14、 上台领奖时,双手接捧,并向授奖者敬礼致谢。
15、 上、下楼梯时要做到右行、轻声、慢步、礼让,不可在楼道的栏杆上滑行,不可连跳几级楼梯踏步。
16、 放学时,要自觉排队,不拥挤。
师生间、同学间要互说“再见”。
二、家庭礼貌1、上学、放学或外出回家,都应向长辈打招呼,与家长或客人分手时,要道一声“再见”。
2、 吃饭时,不敲碗,不翻拣菜肴,不泼莱,不撒饭。
3、 家中有好吃的食物,应与家人一起分享,让家中年长者先尝尝,不要一个人独自享受。
4、 客人来访,要热情地接待,如说声“请坐”,倒茶、削水果等。
5、 来访者有要事与父母单独交谈时,应尽量回避,不要打扰。
6、 亲朋好友带来礼物,要表示感谢,不要当客人的面迫不及待地开包就吃。
7、 在客人面前拿东西要轻拿轻放,否则容易引起误会。
8、 客人告辞时,应起身相送,欢迎下次再来玩。
关门时要轻声。
9、 长辈休息时,不要轻易打扰他们,长辈病了,要多问候、勤侍候。
10、 看电视时,不喧哗,不与父母争抢节目频道,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三、社交礼貌1、请别人帮忙前,应行说“对不起,打扰一下”或“麻烦”。
2、 得到别人帮忙后,应说“谢谢”。
3、 不小心影响别人休息或工作时,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