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ppt

格式:ppt   大小:639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ppt

上传人:2112770869 2018/11/14 文件大小:6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教育作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教育对社会、对国家会起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教育对人的培养起什么作用。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教育对社会、对国家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对人的培养来实现的。
(一)孔子关于教育对社会、国家作用的思想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呀!”冉有道:“人口已经很多了,再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它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如果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这一段话说明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当成“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没有人就谈不上活国与立国。但人既有口要消费,又有手能生产,所以第二步就要发挥人手的作用,使他们富裕起来,以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最后再发展教育,把教育工作做好了,一个国家才算治理好了。
这一段话中“先富后教”的提法也反映了孔子初步意识到教育是受经济条件制约的,经济发展了教育才有可能发展;发展教育是有困难的。当然孔子还不能认识到经济对教育的全部制约性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过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走向兴旺发达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人口兴旺、经济富裕、教育发达,这已成为一个带普遍性的真理,即使现代国家也同样可作借鉴。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齐约束百姓,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
这一段话说明孔子认识到教育不仅和政治、法律一样,是一种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手段,而且还能起着政治、法律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因为教育可以感化人们,征服人心,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形成“羞耻之心”,即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这就可以收到德治的效果。孔子主张对百姓要先进行道德教化,教化无效再用刑罚制裁,逐渐造成一种没有犯罪行为的社会局面。
德治比法治更为根本。这是儒家与法家的主要区别之一。孔子认为进行道德教育,社会秩序就可以维持,政权就能巩固,百姓就会有凝聚力,这种把教育与社会治乱结合起来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教育。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推广,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为什么一定要当官才算是参与政治呢?”孔子认为教育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也是强调教育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德治是为国的基本原则。孔子还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若国君对待人民态度庄重,人民就会尊敬他;若国君能孝顺父母、慈爱百姓,人民就会忠于他;若国君能推举提拔好人,教育素质能力差的人,人民就会受到鼓舞并互相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