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三大运营商5G承载标准不统一.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大运营商5G承载标准不统一.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8/11/14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大运营商5G承载标准不统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大运营商5G承载标准不统一
所谓5G商用,承载先行。但是,关于5G承载技术的选择,如今业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案。

目前,***主导SPN,已经进入测试阶段,今年Q3将会启动SPN线网试点,如果顺利年底会扩展到18个城市试点;中国电信则主导M-OTN方案,目前已经实现了两个相关标准立项;中国联通牵头制定的ITU-T ()在ITU-T SG15全会上正式通过,标志着城域WDM技术从标准逐步走向实际应用。
***:主导SPN方案 2018年Q3启动SPN线网试点
目前,在整个5G建设中存在两派:一是演进派,从现有的技术进行带宽容量提升。二是创新派,从技术角度革命或者创新。
从***的角度,如何和引领5G整个承载方案或者架构设计主要考虑四个因素:
第一,5G RAN架构,3GPP 5G RAN功能切分定义了CU、DU两级架构,导致5G阶段站型多样,不再主要是回传,而是前传、中传、回传网络将并重,多业务支持。
第二,5G CORE架构,5G网络中UPF及MEC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部署, MEC之间的流量需就近转发,需要城域网L3功能下沉到汇聚层,甚至接入层,L3域增大,对组网造成很大影响。
第三,5G网络分片及垂直行业低时延业务需要降低端到端的时延,要求每节点支持极低转发时延,需要既支持硬隔离,又支持软隔离,实现软硬切片。
第四,5G基于SDN架构,需要考虑引入控制器及Orchestrator, 需要通过标准接口及信息模型实现各层解耦,同时要考虑管控系统管理大三层网络时的性能问题。
基于以上四个要素,***对5G网络架构提出三个目标:容量提升10倍、时延降低10倍、单比特成本要降低10倍。
为此,***提出了SPN整体架构,采用创新的切片以太网技术和面向传送的分段路由技术(SR-TP),融合FlexE线路接口、切片以太网(SE)关键技术。
早在MWC2018期间,***便发布了面向5G承载的SPN技术白皮书。目前,***已经完成整个技术架构的制定,以及SPN的样机研制和测试。现在正在进行线网试点的实验室测试,6、7月份会开始线网真正的测试,如果测试顺利,Q3启动SPN的线网试点,Q4在5个城市做试点。同时今年年底将在18个城市做更大规模的试点。
中国电信:在5G承载领域主导M-OTN方案
由于OTN技术具有的大带宽、低时延等特性无缝衔接5G承载需求,因此,中国电信在5G承载领域主导M-OTN方案。
据了解,M-OTN技术,是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技术,不仅适用于5G承载的前传、中传和回传,而且在城域网的点对点的应用和DCI的业务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主要特征包括单级复用、更灵活的时隙结构、简化的开销等,目标是提供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的移动承载方案。
目前,中国电信主导推动的M-OTN标准取得实质进展,实现了两个相关的标准立项。
在中国电信看来,5G刚刚开始,其实并不是给无线而是给有线带来了非常大的机会。因为无线频谱资源绝对有限的,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有线可能是无限的,光纤带宽可以不停的挖掘。因此,5G承载给整个光纤产业带来巨大的机会。
另外,在昨天的“2018年5G承载技术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