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及其用途;
2、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刻和时间的意义;
3、进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4、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时间象流水,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看图写时间
24时计时法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应用的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深入研究24时计时法(板题)
二、新授
(二)激活经验,感悟方法
师:那么,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它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同学们以前就听老师说过一日=24时,我们先借助钟面看一看一日是不是24小时。
(课件演示一日内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一天有2个12小时,时针一天共转了2圈,共24小时。)
1、  24时计时法及用途
(1)、教师拿出钟表将时钟、分钟都指向“12”,告诉学生这是夜里12时,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0时。现在老师拨钟请同学们说出指定的时刻: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5时,晚上10时,午夜12时。小节:夜里12时表示一天的结束,即24时,又表示第二天的开始,也叫0时,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是全世界通用的,也叫国际计时法(板题)
师:那么,究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呢?它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同学们以前就听老师说过一日=24时,我们先借助钟面看一看一日是不是24小时。
(课件演示一日内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要求学生仔细体会一天有2个12小时,时针一天共转了2圈,共24小时。)
笑笑要去车站接同学欢欢,欢欢打电话来说明天7:00到站。可一放下电话,笑笑却不知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去接欢欢。小朋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不清楚是上午7点还是下午7点,借此复习(讨论)普通计时法。〕
并指出:第一圈以夜里12时(也就是0时)到中午12时,是12小时。第二圈以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又走了12小时。一共走了两圈是24小时。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采用的是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每天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如果我们每天睡觉用去10小时,吃饭用去3小时,活动用去2小时,休息游戏和路上各用去1小时,那么用在学均分配到各门学科的话,大概每天每门课就仅有1小时了。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不能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上面第3小节,通过阅读使学生懂得在把下午的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给原来的数加上12,而第一圈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更简单,不要写明凌晨,上午等,只要直接写几时。板书:1日=24时
师:我们已经清楚了夜里1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24时,这一时刻既表示1天的结束,又表示第2天的开始,所以习惯上常把夜里12时又说成0时。
师:现在,思考两个问题:(1)这个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是上午的时刻?下午的时刻?还是晚上的时刻?(2)外圈的数和相对应的内圈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交流:钟面外圈的数是按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和晚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