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规划
(2008-2010年)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伟大旗帜;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法规,依法治校,依规施教。全面贯彻执行两个条例,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领导机构
把体卫工用纳入学校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并体现体育工作的相对独立性。成立学校体育工作总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张传忠
副组长:刘恒祥曲百刚张刚
成员:赵守福蔺开义张胜郭诚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学校的体育工作,负责具体活动的安排。负责对体育工作的管理,调配以及各项措施、计划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三、具体规划
1、要打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体育教师爱岗敬业业务水平高,上课要有教案,安全意识要强,组织能力要强,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2、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鼓励体育科组进行科研教改活动。
3、,努力改革办学条件,加大对体育硬件建设的投入,保障体育教师的福利津贴,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体育教师待遇。
4、充实教练力量,加强对学校田径队集训的管理,争取在镇、县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5、加强两课、两操、两活动的管理,根据学校实际和季节变换的实际,保证每天学生有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
6、 每学年办好两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形成群众性体育运动的高潮。开展经常性的“全民健身活动”。
7、每年高中特长招生,注意发掘有体育专长的苗子,送入高一级学校就读。
8、加大队运动场的建设,完善各项设施,建成高标准田径场。
9、组织参加省县、市级的各类型体育比赛。
严格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朝着“上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方向发展,把学校办成一流学校。
一、规范学校卫生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一)健康检测。学校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努力提高学生健康处方的发放率和覆盖率。要严格做好数据分析,提高体检质量。要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和干预措施。要建立定期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布辖区学生健康状况的制度,认真做好学生及教职员工的结核病健康检查工作。
(二)常见病防治。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学生近视眼、龋齿、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脊柱弯曲异常、肠道寄生虫等常见病的防治工作。采取以健康教育为先导、逐步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检测与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要掌握学生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计划和改进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学校要按照国家要求上报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调查表卡等上报。
(三)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按照国家要求,把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每两周在活动类课程安排一课时开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要达到100%;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努力做好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卫生,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创造条件开设学生心理咨询室。针对当前学生身体素质出现下降的状况,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四)食品卫生管理。要切实贯彻执行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学校要加强配合各级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周边食品卫生检查整治力度,严禁不合格食品流入校园,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强化对餐饮的卫生监督,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五)学校环境卫生。学校的教室、部室、厕所等设施要符合国家标准,要努力改善教室的采光、照明、通风条件,按照国家课桌椅卫生标准要求,配备适合学生身材的课桌椅,预防近视眼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发生。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特点,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二、明确职责,做好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要借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经验,建立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共同研究制定学校传染病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与规章,加强食堂、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预防食物中毒和疫病传播;加强安全保卫,严防发生投毒事件;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建立学生和教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制度和传染病监测机构,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切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