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果你喜欢某种相逢
半步春暖,一步花开。
是读者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写的,这温暖的句子在还稍微有些春寒的呼和浩特,把周围变得春意四起,好在这里不缺阳光,隔着窗,一直是暖洋洋的,便也认可了这里是春天。
春天是水荇牵风翠带长,于是要烟花三月下扬州。
春天是草绿裙腰一道斜,于是要买得一枝春欲放。
春天是芙蓉塘外有轻雷,于是要醉折花枝作酒筹。
这是诗意里的狂放,亦是现实里的幻想。
在这样的心境里做出来的这期杂志,希望是你钟爱的。
收到一封投稿信,投稿的孩子在稿件最后写:
其实发表不发表对我来说,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我只是想找一个人来分享,有一天我这种分享的心情没了,大概也就不会写了。
我说,好,一直写吧,在你分享的心情还没有离开之前,都寄给我。我第一任务是做那个和你分享心情的人,第二任务才是做那个稿子能不能审过的编辑。
他说好,我们三年为限。
这是陈曦今年的第三封信里的一张图,她在平南。
大张大白的信纸,密密麻麻的写满字,寄给了远方的我。
字里行间的故事、惆怅和希冀,和当年年少的我极其相似。
她已经高三了,说毕业后将坐上哆啦A梦的时光机、撑着龙猫的伞来看我。
平南的风土人情在她的信里被渲染出一种偏离时光的好。
我想说我也去平南,回信却没敢写,怕失信于她。
不过我要一直记挂着它,有一天去到那里。
只是不知道陈曦那时会不会还在平南……
高考又近又远,陈曦,我郑重写上你的名字,如意,顺利。
他写诗,颓废的多些,开始投稿的时候,我一直回复,说没有采用。可投稿的次数太多,怕这样打击信心,后来不这样回复,但还是一直看。
某天他投了一篇稿子,不是诗,但内容和诗歌相关。这篇稿子这期刊用了,在第9页。
我把这篇稿子看作是懂了人生况味之后的诗歌,虽然他写的不是诗。
徐杨在信里说:高中时代即将结束,生活将驱使人们天各一方,有谁能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再相见呢。
我想回复说,有的人真的是不会再见了。
剪开另一封信,是一个叫珊珊的姑娘荐稿,她手抄的信纸上,赫然有一句:有人说/珍藏在人生册页中的花瓣/或许只是/一双永不能忘的双眸/一个令人心动的微笑。
或者,这才是应该给徐杨的答案吧。
我看其他刊物也常回寄评刊表,不以同行的角度,以一个读者的心态。觉得将心比心,每个做刊的人都希望得到一些反馈。
这两封信是在我为某个周刊评刊的邮件发完后收到的,看着读者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