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5/9/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椎病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针灸疗法,对照组35例予静脉输液血塞通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结论: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有较明显的疗效。
关键词:眩晕;针刺;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56-01
笔者近3年来采用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5例,并与血塞通治疗该病比较,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 35 例,男 20 例,女15例;年龄 25~70岁,平均 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8 a。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 例;年龄22~ 73岁, 岁;病程最短 1 周,最长6年。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拟定[1]。(1)以眩晕头痛为主症,伴有颈项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可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甚至猝倒。(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示不同程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线摄片示颈椎退行性病变,并可见颈椎正常生理弧度消失,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必要时进行CT、MRI检查。(3)排除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及脑干小脑部非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1)因颈部病变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时,可产生反射性脑血管痉挛而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者“猝倒”,无意识障碍[2]。(2)当头颈部扭转或后屈时出现眩晕恶心欲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症状,而停止头颈部扭转,症状即可消失或明显好转。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取穴:百会、神庭、印堂、太阳(双)、合谷(双);气血不足型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痰湿阻络型加尺泽、足三里、丰隆;肝气瘀滞型加太冲。患者取仰卧位,选用华佗牌针具,规格 mm×25 mm×40 mm。常规消毒后,,并以每分钟120次的频率捻转,平补平泻,以头顶酸胀并扩散至四神聪穴处为度;,捻转得气,平补平泻;印堂穴提捏进针,平补平泻;~,捻转得气,平补平泻;~,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每日1次,2周1疗程,
对照组予血塞通注射液,%的***化钠注射液250 mL, g×1支,静脉输液,每天1次。疗程同上。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临床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能参加一般性活动;有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时仍复发,生活和工作受一定影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