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132例分析.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132例分析.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5/9/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132例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鼻内镜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132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较为完善的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32例鼻内镜检查鼻腔深部出血点选择性局部处理止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2例患者采取鼻内镜直视下通过微填塞、高频电凝器、止血酶的应用等手段止血,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术***诊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直视下选择局部处理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疗效肯定、优点明显,是治疗鼻深部出血有效、快捷、微创、痛苦小、值得普遍推广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出血位置隐蔽的患者。
【关键词】鼻内镜术;鼻出血;资料分析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有些患者由于出血部位隐蔽、较深,传统常规填塞难以做到有效止血。近年来,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得到了普通重视和广泛应用,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1]。我科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应用鼻内镜治疗鼻腔深部出血以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耳鼻咽喉科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门急诊的经前鼻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点或在外院经填塞处理未能有效止血后,在本院经鼻内镜检查确诊为鼻深部出血的132例患者。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岁,85%患者年龄在43岁以上,80%患有高血压病史。所有病例经鼻内镜检查均排除血管瘤及鼻咽纤维血管瘤等鼻腔其他疾病。
mg, mg,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抬高(约30°),首先用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行出血侧鼻腔表面麻醉,对可疑出血部位如下鼻道后穹隆、嗅裂后方等要收缩鼻腔黏膜,以便于检查,后在吸引器配合鼻内镜直视下检查鼻腔深部寻找出血部位,重点为鼻中隔上、后方、下鼻道后穹隆、中鼻道及鼻咽部。笔者认为,按以下原则进行局部处理:①若为活动性出血,则用无创吸引器边吸引边检查。发现出血点后,用微波探头热凝或激光治疗出血点或用生理盐水冲洗,用1000U凝血酶粉稀释到5 ml,以注射器均匀喷洒出血区,可反复致出血停止,最后退出镜体。②若为非活动性出血,吸引器清理鼻腔后,在出血部位往往可见到“血管瘤”样隆起,再次针对出血部位表面麻醉后,鼻内镜直视下电凝止血。③对原因不明、全身因素引起的中下鼻道黏膜广泛出血,行膨胀止血海绵进行局部做填塞。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同时给内科治疗。
2 结果
本组132例患者中采用上述方法达到满意止血效果。出院时告知注意事项,如再次发生鼻出血及时复诊,3周内未发现同侧同部位鼻出血者为治愈。在本组132例患者中,122例入院后立即在鼻内镜下行电凝止血治疗,手术当日或次日出院。10例因在外院行前鼻腔填塞未能有效止血者于入院第二日行鼻内镜下治疗止血,观察48 h未再出血后出院。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3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及再出血。
3 讨论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急症,多见于冬春气候干燥、温差大的季节,发病率为10%~13%[2]。近几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的增加,鼻出血有日益增多趋势。鼻腔前部出血多易发现及易止血,对鼻腔深部出血较为隐蔽,不易发现。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估计患者耐受性,积极控制血压,治疗原发病。传统的鼻出血治疗,多采用填塞压迫止血。鼻腔填塞是耳鼻咽喉科医生基本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之一。鼻腔填塞术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