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浅析互联网金融--鸣金网.docx

格式:docx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互联网金融--鸣金网.docx

上传人:Blue Humor 2015/9/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互联网金融--鸣金网.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虽然当前业界与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统一、权威的定义,然而几类公认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众筹融资(crowdfunding)、P2P网贷(peer topeer lending)、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以阿里“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等新兴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中国为例,截至2014年8月,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达269家。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4年第三季度,国内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清算交易额度已经达到2万亿元规模,%。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12月,国内已有1 575家P2P网贷平台,成交总额超过3 829亿元。
伴随2013~2014年国内P2P网贷平台的井喷式增长,互联网金融对于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陆续爆发出来的P2P网贷平台倒闭现象也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同时也增加了局部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因此对P2P网贷行业的监管迫在眉睫。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中小企业几乎普遍不能从商业银行获得信用贷款的现实情况下,阿里小贷自成立三年多来,依靠其积累的网上交易记录的大数据分析,累计发放信用贷款达65万户,户均贷款额不到4万元。如此“小微”的信贷数据足以胜过任何以小微贷款业务标榜的商业银行。此外,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的推出抢夺了商业银行大量的活期存款份额,最终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推出对应的投资产品。
总体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迅速地影响着个人和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格局产生了较大冲击和影响。
本文拟对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第一部分是探讨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内涵和实践起源发展;第二部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原因;第三部分是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学术研究现状的梳理归纳,第四部分总结互联网金融实践中有待系统深入研究的相关学术问题;最后是全文的总结。
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内涵
首先提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 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然而,无论学术界还是传统的金融业界,对互联网金融概念和内涵的理解都有完全不同的声音。如文献认为互联网作为技术,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客户体验,延展金融服务的边界,使得金融服务对象能够下沉和深入,是金融改革的助推器,但金融在经济体中执行的六大功能(支付、融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处理信息不对称)从未被互联网技术所改变,即互联网并没有派生出新的金融功能。文献[4]则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虽然金融中介仍然会承担一定的职能,但是其职能的大幅度减小极有可能出现。
另一类有鲜明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于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如马云认为互联网金融不同于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的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创新的精神而形成的新金融生态环境,是外来者利用互联网思想和技术来开展金融行业的业务。可见,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互联网技术、还是金融、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仍然是一个具有相当争议的话题。对此,下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