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巧用思维导图,渗透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甘肃省和政县三合学校731200
一、 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通过一幅幅形象的“图”直观呈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思维导图从创作方法上看,主要是从一个中心词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 联想出一系列相关的事物,然后形成一个有序的图式,即思维导图。
二、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要求具有趣味性、灵活性、直观性、关联性特点,思维导图木身就是一幅幅色彩丰富、形状多变的图画,其色彩与图形的多变性无形中就会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色彩与图形的刺激下,会把枯燥乏味的英语词汇学习转变成生动有趣的绘画过程。这种“寓教于乐”。应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单词, 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同时,它能有效克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学习障碍,让小学生建立词汇在音、形、义之间的直接联系,增强对英语的感性认识,逐步养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习惯。
三、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课前预习。学生课前应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查漏补缺,找出学习的薄弱点,而且也可以勾画出新知识的学习要点,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学生在预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At the zoo”时,会遇到表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名称的单词。按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听说、认读这些单词。但对于接触英语不久的小学生来说,这些单词数量多、难度大。如果仅仅依靠死记硬背,不但会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还可能会使他们逐渐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此时,学生如果能够绘制一幅关于动物名称名词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课前预习效果必定显著提高。
新课讲授。思维导图因艽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便于师生互动交流、利于发散总结思维等特质,无论在导入新知、内容讲解、思维拓展,还是在最后的课堂小结中,都有助于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激趣导入。新知的导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4兴趣, 在兴趣的引导带动下学生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结合思维导图的自身特质,如果能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知导入,这无疑会是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又一个大突破。一方面,思维导图重点突出、联系紧密的特征有助于师生在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中抽丝剥茧,提炼总结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复:冋顾己学旧知的重点内容,然后再进一步向四周扩散,直至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顺利导入新知。另一方面,思维导图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特征有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新知的导入。
内容讲解。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来讲解新词汇,可在课前围绕新的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注意先以新知为各级中心词,然后逐步向外发散联系学生已学旧知。这样不但可分解知识点,各个击破,而且学生可参照新旧词汇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新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can”这个单词吋,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它是一个具有抽象意义的情态动词,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