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张超开题报告[1].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张超开题报告[1].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8/11/15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张超开题报告[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顺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用表)
题目
《谷风》中的女性形象与湘夫人形象的比较
系(部)
中文系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科
古代文学
学生
吴邦燕
指导教师
颜建华
论文题目的来源:
《诗经》与《楚辞》,二者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诗经》、《楚辞》的研究一般认为《楚辞》继承发扬了《诗经》中比兴的表现手法。但在结构形式上又有所创新。风格上《诗经》现实,《楚辞》浪漫。人物形象上《诗经》中的弃妇形象与《楚辞》中的女子形象极为相似,一说“《诗经》中的弃妇诗,实为‘逐臣自伤也’。这种观点以清朝方玉润为代表。《楚辞》是屈原被流放后所作,他往往通过“香草美人”以自诉其得不到怀王中用的悒郁情怀。因此《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和《楚辞》中的女子形象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研究,本文将以此为源,对《诗经·邶风·谷风》中的弃妇形象与屈原《九歌》中湘夫人的形象进行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对《诗经》中的“弃妇形象”与《楚辞》中“逐臣形象”的研究主要有游国恩先生的“楚辞女性中心说”等。对《邶风·谷风》的女性形象研究和对屈原《九歌》中湘夫人的研究多数都是分开的,单纯的将《谷风》看做是弃妇自述的诗歌,将《湘君》、《湘夫人》看做河神之间恋爱的诗歌,并没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解读。
研究目标、内容:
通过对《邶风·谷风》中女子形象与湘夫人形象的对比分析,讨论《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对《楚辞》中“逐臣形象”的影响。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去探索中原地区与南方楚地社会制度发展,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以及文学创作中现实与浪漫的手法。
研究方法和手段:
1、文献资料研究法
2、分析研究法
3、对比研究法
实施方案:
1、查阅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拟定论文题目,分析方向
2、根据写作方向,结合材料,写出开题报告
3、构建论文框架
4、通过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论文,充实论文,最终完成论文写作
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09年11月—12月收集资料,确定论题
第二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01月整理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10年01月—03月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
第四阶段:2010年03月—04月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并定稿。
第五阶段:2010年04月—06月进行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 [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 [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3] [A].[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4] [A].楚辞论文集[c].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5] 3]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6]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7] 5]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A]、十三经注疏[M]、杭州:浙
江古籍出版社,1998、[8] 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
[9] [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 糜文开,[M].台北:三民书
、[11] 郝志达,[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