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序言:近年来,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自身特点,对于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有着独特的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明确信息技术对促进资源公平和学的价值。)在众多信息技术中值得关注的是微课的出现,它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今天,微课正在凝聚更多的力量使中小学的教学资源精品化、教师团队精品化,从而使学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微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利条件
微课程是基于一门学科或课程的某个重要的专题(或某个单元、主题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系列微课(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与传统视频课的最大区别是它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体现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具有课程时间短,知识粒度小的特点,非常符合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快,学习时间地点不限的特点,同时也符合人们的学习曲线。新个性化教育应该是新技术支持下让所有学习者都能得到适合的个性化教育,因此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也应该关注到学习者阅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快捷、随时、随地、随身),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程”由于具有多媒体化和微型化的特色必将成为高校视频课程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王子龙永丰县瑶田镇中心小学 2013年8月24日)
微课是一种载体,可以传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制作微课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微研究、微策略、微讲座等,形成校本研修的抓手。
微课是一位贴身家教。它支持课堂教学,能重点解决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费力或无法展示的教学内容,还能利用交互式网络学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这对于家中没有人辅导的学生而言,有助于培养其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协作学习的能力,提供拓展学习资源,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补习的机会。
微课便于传播,使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
二、微课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
远程教育,用较低的成本将培训内容传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缩小了地区之间教育质量的差异。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在我国贫穷偏远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匮乏,教师和统一的教材仍然是课堂教学信息的唯一来源,享受不到优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发达地区提供给学生的教育资源差异很大。通过远程教育,可以缩小这种差异。通过教育网络,可以使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师获得尽可能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这些教学资源集中了全社会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可选素材,又可以为学生的课上和课下学习提供一种可选的资源。利用远程教育还可以去改造最落后的状况和最薄弱的环节。比如,偏远地区农村小学开设英语教学,会遇到师资缺乏、发音不准、难以打好基础等难题,但是充分利用教育电视台的作用,每周定时向农村小学播放同步英语教学节目,就能实现优良教育资源共享,使每个角落的农村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的英语教学,从而不仅解决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缺乏问题,还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有可能实现由最差到较高的历史性跨跃。远距离教育突破了班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