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哲学的基本问题考点3: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是什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为什么?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4、注意以下两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2)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考点4: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注意以下两点:(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问题,而不能笼统的说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凡认为存在是本原,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是本原,就是唯心主义。 考点5: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1、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考点6: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1、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3、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1)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2)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3)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4)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