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师生关系论文:课堂管理中师生冲突的文献综述
姓名:教育121
班级:杨敏
学号:2012121021
课堂管理中师生冲突的文献综述
摘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课堂管理轻松、自然、和谐。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活动应该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导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动态过程,其间必然会出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冲突,本研究主要是对课堂管理中师生冲突的研究角度、原因、功能及策略进行综述,集各家之所长,反思总结,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课堂管理中的师生冲突做好理论准备。
关键词:课堂管理师生关系冲突
一、国外关于课堂管理问题的研究
国外对课堂管理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迄今为止已经有50年的研究历史。课堂管理主要是以哲学、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当时大家关注的焦点是课堂秩序和纪律以及学生问题行为,但是,人们对待课堂纪律和问题行为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从借助教师的权威与控制转而采取了咨询的方法和手段。其中绝大部分的方法及模式都表现出了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尊重和理解,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其行为的利弊,鼓励他们与教师合作,形成良好的行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行为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使得课堂管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方法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要有果断的坚持,明确果断的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以及要求,并且确切的告知学生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哪些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通过群体强化提供一套规划完整的步骤,进而实现对问题行为的控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具有崭新理念的课堂管理模式和方法开始运用,学术界把它们统称为教师有效法。这些方法主要强调教师如何预防及化解学生的问题行为,以预防为主而不失时机地控制和处理。
二、国内课堂管理问题的研究
在我国,课堂管理研究才刚刚起步。在过去的教学论著作中很少涉及到课堂管理的内容,最近几年在一些教学论著作中逐渐开始关注课堂管理,如田慧生等著的《教学论》、傅道春的《教师技术行为》等著作中均有专门的章节论及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对课堂管理也给予了关注,如陈琦等著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等著作中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论及课堂管理。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多学科多角度的分析课堂管理的策略。另一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这些研究尚未对课堂管理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与提升,大部分是从某一个侧面或者层次入手,其中的很多课堂管理的相关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当前的各类教师培训中相关的课堂管理课程少之又少;再次,我国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的课堂管理的模式和方法,缺乏符合本国教育实际情况的课堂管理模式和手段。近些年来,以西南大学为代表,在课堂管理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三、关于师生冲突的研究。
(一)师生冲突的研究角度不同。
国内学者们有从社会学的角度开展研究的,如白明亮的《批评与反思:师生冲突的社会学分析》、陈振中的《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分析》、朱桂琴的《社会学视野中的师生冲突》;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的,如房风荣的《正确处理师生冲突—兼论教师的心理素质》、邢金萍的《论师生冲突及解决思路》、王群、吕富彪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