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桃花源记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桃花源记教案.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1/1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桃花源记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理解故事寓意。
情感目标
认识作者构建的理想世界体会作者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散文家。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他生活在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他有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过着“躬耕自资”、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作《桃花源诗并序》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序即《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三、初步感知
,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读。
  便舍船(shě)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yāo)还家   
邑(yì)人          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语(yù)云          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要求:
①读准字音②注意节奏③读出感情
,齐读。
四、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五、总结文言词句的用法。
1、注意文中文言词句的意思。
 (1)、缘溪行        缘:沿       行:指船行。
 (2)、忽逢桃花林      忽:说明是偶然    逢:遇见
 (3)、才通人        才:仅。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东西)、
 (5)、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6)、怡然自乐       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7)、具答之        具:通“俱”,全、都。
 (8)、率妻子        妻子:妻子、儿女。
 (9)、此中人语云      语:yù,告诉。
 (10)、处处志之      志:同,做标记。
 (11)、诣太守       诣:到……去。
 (12)、未果,寻病终    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