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1 总则
为保障公路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及车
辆的安全运行 , 规范养护维修工程的安全管理和作业行为 ,
特制定本规程 .
本规程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的养护维修作业 ,
四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  基本要求
1 在进行养护维修作业前 , 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 , 制定安全
保障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 养护维修作业单位均应按国家规定建立安全管理部门,配
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实施对养护维修作业人员的安
全培训和教育。
3 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
技术操作规程。
4 公路管理单位或经营单位应加强养护维修安全作业的管
理,公路管理机构应对养护维修安全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
5 养护维修作业的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
未完成养护维修作业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
设施的位 臵 、扩大或缩小控制区范围,以保证养护维修作业
控制区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1 . 0 . 4 公路养护维修的安全作业,除应符合本规程外,
1
还 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术语与符号
2. 1 术语
2. 1. 1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Traffic Contral Zone for
Maintenance Work ) 为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 臵 的交通管
理区域,分为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和终
止等六个区域。
2. 1. 2 警告区( Warning Area ) 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 臵
施工标志到上游过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
经进入养护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调整行车状态。
 警告区最小长度 ( Minimum Length of Warning Area )
保证驶入警告区的车辆减速至工作区规定的限速所需要的
警告区路段的最短长度。
2. 1. 4 上游过渡区( Upstream Transition Area ) 保证
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
闭车道的路段。
2. 1. 5 缓冲区( Buffer Space ) 上游过渡区和工作区之
间的路段。
2. 1. 6 工作区( Activity Area ) 养护维修作业的施工操
作区域。
2. 1 . 7 下游过渡区( Downstream Transition Area ) 保
证车辆平稳地从工作区旁边的车道横向过渡到正常车道的
路段。
2
2. 1. 8 终止区( Termination Area ) 设 臵 于工作区下游
调整车辆行车状态的路段。
2. 1. 9 养护安全设施( Maintenance Safety Devices ) 警
告、提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保
护养护维修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的设施。
2. 1. 10 渠化装 臵 ( Channelizing Devices ) 警告、提
醒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域,隔离车
流、人流与工作区的设施。
2. 1. 11 临时性交通标志( Temporary Traffic Signs ) 为
了满足养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设 臵 的交通标志。
2. 1. 12 临时性路面标线( Temporary Signs ) 为满足养
护维修作业安全需要而临时施划的交通标线。
2. 2 符号 S- 警告区长度; LS- 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长度;
LJ- 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长度; H- 缓冲区长度; G- 工作区
长度; LX- 下游过渡区长度;
30m。 限制车速 ( km/h ) 车
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 m) 封闭车道宽度 (m) 
  60 70 90 90 40 30 40 40 20 10 限制车速( km/h )
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 ( m) 封闭车道宽度 (m) 
    60 20 20 30 40 50 40 20 20 10
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宜取 50m。
工作区长度应根据养护维修作业的需要确定。
3
终止区最小长度宜取 30m。
4. 养护安全设施
用于养护的标志标线属于临时性安全设施,交通标志
与标线应组合使用。
在养护维修作业中,可用作渠化交通的安全设施有锥
形交通路标、安全带、路栏、施工隔离墩和防撞桶(墙)等。
宜由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底部应有一定
的摩阻性能。 形状为圆锥形, 其 顏 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