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古诗词名言警句大全(含出处).docx

格式:docx   大小:89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名言警句大全(含出处).docx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8/11/15 文件大小: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名言警句大全(含出处).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名言警句
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原《离骚》 )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楚辞 ・ 居》 )
3、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

4、辅辅相依,唇亡齿寒。 ( 《左传 ・ 公五年》 )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战国策 ・ 策》 )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老子》 )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 灵公》 )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 ・ 渊》 )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论语 ・ 灵公》 )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庄子 ・ 生主》 )

1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孟子 ・ 心上》 )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子下》 )

1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荀子 ・ 学》 )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 数》 )

1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 ・ 记下》 )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 将军列传》 )

1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 ・ 稽列传》 )

1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汉书 ・ 方朔传》 )
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 )
2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 )
1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李白《论诗》 )
2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 )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游子吟》 )
2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原道》 )
2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 )
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
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司马光《训俭示康》 )
2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
2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 )
3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

3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元 ・ 名氏《争报恩》 )
32、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

3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七律 ・ 柳亚子先生》 )

3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毛泽东《满江红 ・ 郭沫若同志》 )
3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
36、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
成语名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礼记》 )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韩非子》 )
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老子》 )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汤赋》 )
2

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 《宋 ・ 询》 )
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宋史》 )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管子》 )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曷冠子 ・ 则》 )
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新唐书》 )
1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 )
1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 )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

13、兼听则明,倔信则暗。 (《汉 ・ 符》 )
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
15、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 )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宋 ・ 熹》 )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
1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 )
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

2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 ・ 道原》 )
2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 )
2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
2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
2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
3
2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 )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
2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
3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 )
3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运命论》 )
3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文赋》 )
3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 )

34、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元 ・ 端礼 )
3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