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红楼梦》读后感13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楼梦》读后感1300字.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8/11/1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楼梦》读后感1300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楼梦》读后感1300字《红楼梦》塑造了大大小小好几百个人物,承载着四个家族的兴盛没落,承载着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承载着那么多人的悲欢离合,我不仅感叹艺术的魅力如此之大。四大名著读后感频道小编为大家提供范文《《红楼梦》读后感1300字》。更多内容www.。以前读《红楼梦》,觉得宝玉轻浮,黛玉忧郁,宝钗大方,刘姥姥和善,凤姐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解日渐丰富,细细品读,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现在再来读,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这本书在封建社会时期,首次提出了一个议题——尊重女性。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透着透着一股凄凉哀婉的情调,显现出失态炎凉的哀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