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中考常见题型
1、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顺序的判断
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4、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5、说明文的结构
6、综合素质考察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特点:准确、简洁、平实生动、形象、活泼
3、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
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
二、题型:
1、找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①看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②看首尾段、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文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描写句、抒情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
2、找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
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
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例如《死海不死》主要说明了死海咸度高的特征,死海水中的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海水的23%-25%(这和一般的淡水湖不同)。
再如《苏州园林》,文章主要写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它独具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全文从亭台轩榭的布局,花草树木的映衬,门窗雕刻的图案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能了解苏州园林区别于其它各处园林的鲜明特征。
3、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口诀)
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
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
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列数据: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
★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打比方: 像、仿佛……
★引资料: 引用,标记是引号。
★配图表★摹状貌等
掌握说明方法(语言标志)
下定义 VS 作诠释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表述。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不能这样
。(下定义)
。(作诠释)
,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作诠释)
例题解析
a、b两句都是判断句,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说明统筹方法的概念,可以变为: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b句用作诠释的方法从颜色上解说激光,如变为“一种颜色单纯的光就是激光”,那就是谬误了,因为并不是所有“颜色单纯的光”都是激光。c句不是判断句,说明内容没有解说“异养”的本质特征,只说明部分范围,因而是作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