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皖 西 学 院.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皖 西 学 院.doc

上传人:小点 2018/11/16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皖 西 学 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皖西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分校名称当涂县***教育学校
年级名称小学教育专业辅导班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本)

学生姓名丁常贵
指导教师
 
2010 年 8 月 10 日
目录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多变的性格特点…………………………………………… 1
二、周朴园性格的成因……………………………………… 3
三、周朴园性格随环境、阶级关系和时代的发展而改变…… 4
注释、参考文献………………………………………………… 6
【内容摘要】周朴园一直是《雷雨》中“最有戏”,“又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本文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背景、分析了周朴园在众多关系(与侍萍,与儿子们)中性格的复杂性。他除了具有封建资产阶级的冷酷、专横、伪善的主要性格特征外,性格中也有人性的一面,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此外,周朴园的性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阶级关系和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从一味的伪善、专横到偶尔的忏悔、内疚与渴望温情,再到最后在老迈和忏悔中度过残生。
【关键词】周朴园性格环境时代
论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
《雷雨》创作于1933年,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它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使话剧这种“舶来品”真正开始赢得了观众,也是这种外来戏剧形式在较大的思想容量和深刻性上表现了中国的民族生活。可以说,《雷雨》的诞生是中国话剧创作成熟的标志。《雷雨》的创作,很注重对人物的塑造,因为“人物是一切好戏的根源”,单靠情节的曲折离奇,虽然也能风行一时,但“一部好戏的永久价值在于人物的塑造”。曹禺自己也说过:“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画人物这个问题上”。在塑造人物中,性格的刻画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性格也是丰满而复杂的。
周朴园是《雷雨》中“最有戏”,“又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却深受封建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为人冷酷、自私、专横,而且表现得十分虚伪、假道德。他曾做过不少伤天害理的事。如今,他作为一个煤矿公司的董事长,受到了社会上一般人的“尊敬”,是个“有体面”的人物。可见,他的性格中充满了自私、凶残、虚伪与专制。但作者并没有将他描写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凶残的资本家,虚伪的道德家。相反的,作者将他写成一个也有真情,也会感到孤单,需要安慰,渴望天伦之乐的人物。曹禺为什么将他归于伪善却还要透露出他那刹那间迸发的一点真诚?周朴园的性格中主体部分到底是善还是恶呢?他的性格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体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看看作者是如何来塑造他复杂的性格的。
一、多变的性格特点
作者在着力刻画周朴园的冷酷、虚伪、专横基本性格的同时,也揭示了他身上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这在他对侍萍的一直怀有着某种内疚,对儿子们并非毫无亲子之爱上可以看出。
㈠、对鲁侍萍的爱情,真实而非真诚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故事在封建社会中是很常见的:一个富家少爷与地位卑微的丫鬟相爱,两个人私定终身。可是顽固蛮横的封建家长却棒打鸳鸯,活活拆散了这对有情人。可是与以往故事不同的是,作者安排这对
“情人”再聚时却引发了两代人的悲剧,也表现了人物在真实生活中的复杂性格。然而,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的感情?他有没有为所做的事情感到内疚并因此而忏悔呢?
关于这些问题,评论界曾有过分歧。曹禺曾说:“他对待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①侍萍知书达理,聪明伶俐,贤慧体贴,并为周朴园生过两个孩子,这种灵与欲的结合对他应是刻骨铭心的。更何况那是周朴园的第一次婚姻,算得上初恋吧。而他以后的婚姻并不美满,这更加深了他对侍萍的怀念。因此,时过三十多年,他仍挂着侍萍的照片,仍保留着侍萍从前十分喜欢的东西、旧家具(这其间有过家庭的迁徙) ,连夏天关窗户这个****惯仍保留着,甚至三十年前的绣着“梅花”的衬衣也保留着,四月十八日她的生日也总记得,而且把大儿子取名为一个女性化的“萍”。第四幕开始时,周朴园疲倦地放下文件后, “无意中又望见侍萍相片,拿起,戴上眼镜看。”一个“又”字,说明他已不止一次地看了。以后作者又两次写周朴园拿起侍萍的相片端详,以致被繁漪发现,对这幅照片进行了一番议论,使他沉入“冥想”之中,下意识地说出侍萍“老了”的话来,并且当着繁漪的面他又“把相片拿起来”,为的是“后天搬家,我怕掉了”。剧作反复地使用这一道具,表现周朴园对侍萍旧情未绝。在序幕里(此时是第四幕之后十年的腊月三十) 周朴园到教堂附设医院(即原周公馆) 去看望繁漪和侍萍(此时侍萍痴呆,繁漪疯狂) ,他下意识地走向右边的病房(住着侍萍) ,后经人提醒才醒悟,改上楼上去看望繁漪。
这一切都显得周朴园多么怀念侍萍,对侍萍可谓痴情一片。当时的一位导演夏淳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