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6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论文题目:农村留守群体的研究
学生姓名朱青
专业动物医学
层次专升本
批次 111
学号 w3**********
学习中心上海市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 5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随着农民大规模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人群。最近,中共秭归县委办公室、秭归县妇联联合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梅家河、两河口、归州、水田坝、泄滩、周坪等乡镇,采取走访、座谈、发放问卷表等形式,就留守人群生产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人群在生产生活、受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十分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一、基本现状
1、留守儿童现状。
一是心理负担承重。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三怕三担心三盼望”:怕父母婚变,怕父母拿不到工钱,怕年纪大的临时监护人生病;担心父母的安全,担心自己成绩不好,担心爷爷奶奶生病了家里的农活没人干;盼望父母早点回家团聚,盼望爷爷奶奶有钱看病,盼望家里能早点盖新房子。在随机访谈中,有80%左右的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当问到有什么困难的时候,95%的孩子回答说:“我和爷爷的生活费不够了”;“爷爷奶奶都老了,身体不好,还要干很多活”;“爷爷奶奶没钱给我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在参与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一半的孩子没有零花钱。有零花钱的孩子中,大多每个月的零花钱少于5元。有75%的孩子担心“父母打工不安全,出了事家里也不知道”。%的孩子担心“爸爸妈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拼命地挣钱”。100%的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当问到“你想不想爸爸妈妈?”
的时候,85%以上孩子流下了眼泪,有95%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马上回来,穷一点不要紧,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有5%的孩子希望“父母能找个好工作,挣了钱还完了债就回家”
二是有效监护乏力。据调查,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中,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的占81%,%,%。留守儿童监护人不论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普遍重养亲教,重身体,亲心理,忽视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没有真正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留守儿童从小失去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归州镇屈原庙村1组留守儿童杨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直跟随聋哑奶奶生活,由于缺少语言交流,五岁了还不会正常说话。在留守儿童中,%,内向胆怯、%。在孩子们的眼里,父母是他们最亲密的监护人、最安全的“保护伞”。父母离家务工,使留守儿童在较长时间内暂时地失去了这个“保护伞”。调查发现,12至16岁的留守儿童中有4%被敲诈勒索过钱物,有16%受到过同学、同龄人或同村人的打骂、欺负、歧视等伤害,有个别留守儿童在日常购物中还出现过被一些奸商缺斤少两的现象。
三是教育管理缺位。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心理,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一种物质补偿的方式,加大对孩子进行物质投资,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单纯的消费,这种消费极易形成儿童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缺少勤俭节约的精神。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轨的行为很容易被他们接受。表现在学习没有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在留守儿童中,%,%,%;%,%,%,%。一些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他们逐渐养成许多不良行为,时间一长,形成恶习,逐渐走上犯罪道路。水田坝中学学生余某,因父母外出打工,逐渐养成抽烟、酗酒、偷盗各种恶习,今年该生已累计偷盗同学钱务达2000多元。
2、留守妇女现状。
一是劳动强度高。男人外出打工,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都压在了留守妇女肩上,大多数留守妇女积劳成疾。在接受调查的留守妇女中,患有各种疾病的占70%以上,有的长年患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两河口镇王家垭村的王连芝,丈夫长年在外建筑工地上打工,家中有两位老人,一个孩子。37岁的王连芝说,家中所有的活都由她一人做,家中的4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