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赤壁之战复习课.ppt

格式:ppt   大小:164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赤壁之战复习课.ppt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8/11/16 文件大小:1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赤壁之战复习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一旅店。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面的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您怎么没有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这就是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或启示?
感悟: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赤壁之战》知识点梳理:
一、重点词语
1、此帝王之资也/ 生生所资\多载资粮
2、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3、与操有隙……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4、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以共济事业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同舟共济/ 朝济而夕设版焉
假公济私无济于事
若事之不济
5、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6、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刘表治水军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博闻强识,明于治乱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7、如其克谐/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攻无不克/克己奉公/与克期,俱至
8、比至南郡
朋比为奸/ 君子周而不比
鳞次栉比
9、致殷勤之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致食客三千人/此人只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10、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11、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12、行将为人所并
13、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14、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
15、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16、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17、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18、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中江举帆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函谷举
***如不能举
举国欢腾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19、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20、必蹶上将军/ 一蹶不振
21、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22、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23、犹不失下曹从事
24、乘犊车,从吏卒
25、鲁肃闻刘表卒
五万兵难卒合
乘犊车,从吏卒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6、累官故不失州郡
27、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28、兼仗父兄之烈/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9、兵精足用
用心一也
30、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3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32、不复料其虚实/料大王足以当项王乎
33、今以实校之
3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35、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36、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
37、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38、初一交战,引次江北
39、可以烧而走也
40、余船以次俱进
41、去北军二里余
42、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
43、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引军北还
44、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见......于......。”表被动。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暴见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