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大物实验答案.doc

格式:doc   大小:12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物实验答案.doc

上传人:drp539602 2018/11/16 文件大小:1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物实验答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答:因为金属丝弹性形变有滞后效应,从而带来系统误差。
【思考题】
?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
答:(1)直观、简便、精度高。
(2)因为,即,所以要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应尽可能减小光杠杆长度(光杠杆后支点到两个前支点连线的垂直距离),或适当增大D(光杠杆小镜子到标尺的距离为D)。
,得到的数据前一两个偏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避免?
答:可能是因为金属丝有弯曲。避免的方法是先加一两个发码将金属丝的弯曲拉直。
?
答:开始实验时,应调节标尺的高低,使标尺的下端大致与望远镜光轴等高,这样未加砝码时从望远镜当中看到的标尺读数接近标尺的下端,逐渐加砝码的过程中看到标尺读数向上端变化。这样就避免了测量过程中标尺读数超出望远镜范围。
实验十六示波器的使用
【预习题】
?简述其原理。
答:(1)示波管内高速电子束使荧光屏上产生光亮点,而电子束的偏转角度(光点在荧光屏上的位移)是
受X轴和Y轴偏转板上所加电压的控制。
(2)若只在X轴偏转板上加一个锯齿波电压(该电压随时间从-U按一定比例增大到+U),则光点就会从荧光屏左端水平地移动到右端(称为扫描),由于荧光屏上的发光物质的特性使光迹有一定保留时间,因而在屏幕水平方向形成一条亮迹(称为扫描线)。
(3)若只在Y轴偏转板上加信号电压,则随着信号幅度的变化光点就会在荧光屏竖直方向作上下移动形成一条竖直亮迹。
(4)如在Y轴偏转板加上电压信号,同时又在X轴偏转板加上锯齿波扫描电压,则电子束受到水平和竖直电场的共同作用,光点的轨迹呈现二维图形(光点在X方向均匀地从左向右水平移动的同时又在Y方向随信号幅度的变化在竖直方向作上下移动),即将Y轴偏转板上电压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屏幕上展开成为函数曲线(即信号波形)。

(5)要得到清晰稳定的信号波形,扫描电压的周期与信号电压的周期必须满足,以保证的起点始终与电压信号固定的一点相对应(称同步),屏幕上的波形才能稳定。
(6)为了得到可观察的图形,锯齿波扫描电压必须重复扫描.
?
答:(1)开启示波器电源开关后,将耦合开关置“⊥”,,调整辉度、聚焦以及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屏幕中部出现亮度适中细小的亮点。
(2)观察、测量时将耦合开关置“AC”或“DC”, 触发选择开关置“INT”,将信号用同轴电缆线连接到Y轴输入端。
(3)调节Y轴灵敏度选择开关和X轴扫描选择开关以及触发电平旋钮,使信号幅度在屏幕范围内(屏幕竖直标尺的2/3左右),且有2—5个完整稳定的波形。
(4)定量测量时还应注意将扫描微调旋钮和Y轴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顺时针旋转至最大)。
?
答:(触发选择开关置“EXT”,触发信号极性开关置“X”)。将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用同轴电缆线连接到X轴输入端,待测频率的信号用同轴电缆线连接到Y轴输入端,分别调节信号发生器幅度旋钮和Y轴灵敏度选择开关,使亮迹形成的图形在屏幕范围内。
,使合成的李萨如图形为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