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法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7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法学论文.doc

上传人:wxnt86 2018/11/16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法学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我国民间借贷法律风险的分析与控制
学生姓名马晓飞专业法学
层次年级2014春专升本学号 11430410040001
指导教师王皎皎职称讲师
学****中心黑龙江商业成绩
2016年 4 月2日
摘要
民间借贷,也称之为民间金融,是一种在我国经济社会及公民的个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融资现状。作为一种投融资形式,民间借贷在有效缓解了市场主体对资金的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金融垄断体制下的供给不足。当然,处于自发生长态势下的民间借贷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危害。本文也正是从当前我国民间借贷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入手,对我国民间借贷法律风险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实现民间借贷规范化,健康稳定发展。主要对民间借贷的概念进行辨析,明确民间借贷的内涵和外延,对民间借贷进行了一个宏观、全面的介绍,定义了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并分析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来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民间借贷法律风险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民间借贷法律风险风险控制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 1
(一)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特点 1
(二)目前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 2
二、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分析 4
(一)现有法律的及相关立法不完善 4
(二)借贷参与者认知水平不够 4
(三)资金控制所带来的法律风险 5
(四)民间信用体系的缺失 5
(五)相关刑事犯罪界限不清晰 5
三、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控制的建议 5
(一)完善民间借贷的立法 5
(二)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6
(三)建立公平合理的监管体制 7
(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7
(五)加强法律宣传,提高民众意识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引言
随着历史的前进及金融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景象,对某些特定的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的特征,目前的民间借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来对它进行保护与规制。民间借贷虽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具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民间借贷的自身特点和外部特定环境,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隐藏许多的法律风险,给民间借贷的参与者和社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要更好地发挥民间借贷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必须做好民间借贷法律风险防控工作。
一、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特点
民间借贷是一种自发性形成的民间信用,不仅具有法律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民间借贷的存在与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间借贷具有手续灵活、简便、高效的特点,可以满足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对资金的周期性需求,解决高风险行业和受限制行业的融资难题,此为民间借贷繁荣之根本原因,也是民间借贷繁荣的外在条件。民间借贷是指在非金融主体之间进行的拆借行为,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下,个人、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动,而金融机构在贷款上的严格要求使得众多主体只能望而却步陈蓉. 我国民间借贷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J]. 经济法论坛, 2007.
。民间借贷的出现,就是弥补当前的经济体系,为那些被金融机构排除在外,但又确实需要足够资金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民间借贷是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而存在的。总的来讲,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呈现出以下特点:
1. 融资规模逐渐扩大,日益呈现网络化的趋势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的发展,民间金融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越来越重要。由于金融机构信贷收紧,而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快速增长,导致民间借贷出现规模化、职业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受到行业环境刺激的民间借贷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大部分都没有专门的金融资质,因为我国当前并没有相应的金融监管和审批程序。这些企业通过吸纳特定或不特定范围公众的资金,通过拆分或者组合提供给借款人,自己则从中赚取利差或获取其他好处,并且,借助互联网的高效便捷,网络贷款、传统借贷机构的网上平台等也大量兴起,民间借贷市场在职业化、专业化、网络化趋势下日益繁荣,但是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民间借贷在网络化趋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周茂清. 关于我国民间借贷问题的探讨[J]. 当代经济管理, 2011(10).

借贷利率普遍偏高
近年来,民间借贷普遍存在高利率的现象,借款利息远远超过银行利率。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及银行利率的上升,民间借贷利率逐步攀升,但涨幅低于金融机构利率涨幅,利率市场化特征明显。不仅如此,他们的表现手段却非常隐蔽, 一般不易发现。有的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预先将利息在交付款中扣除、约定高额罚息;有的在借据上只载明借款数额,不区分本金和利息,用借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