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攀西经济区发展规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3,287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攀西经济区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zxwziyou8 2018/11/16 文件大小:3.2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攀西经济区发展规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攀西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发展背景 2
第一节发展基础 2
第二节面临形势 4
第二章总体要求 5
第一节指导思想 5
第二节基本原则 5
第三节发展目标 6
第三章定位和布局 7
第一节战略定位 7
第二节空间布局 7
第四章加快推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 9
第一节全面建设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 9
第二节加快建设以水电开发为主的清洁能源基地 10
第三节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 12
第四节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12
第五章强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13
第一节大力实施精准扶贫 13
第二节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15
第三节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15
第六章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16
第一节加快发展以阳光康养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16
第二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18
第三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
第七章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1
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 21
第二节加强环境治理 22
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23
第八章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24
第一节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和合作平台 24
第二节全面提升内陆开放水平 24
第三节加强区域合作 25
第九章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5
第一节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5
第二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7
第三节完善能源输送网络 27
第四节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7
第十章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28
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8
第二节加快卫生计生事业发展 29
第三节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30
第四节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1
第十一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31
第一节推动攀西城镇群协调发展 32
第二节提升中心城镇功能 32
第三节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33
第十二章实施保障 34
第一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34
第二节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34
第三节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35
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 2个市(州),22个县(区),,占全省的 % ,经济总量2240亿元,占全省的 % ,总人口 ,占全省的 % 。该区域钒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自然环境独特,是我省积极培育的新兴增长极和南向开放门户。同时,攀西经济区又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承载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区。本规划依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攀西经济区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时限为2016—2020年。
第一章发展背景
攀西经济区是我省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是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难点,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十三五”时期攀西经济区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发展条件新变化,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发展基础
攀西经济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禀赋独特,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然资源富集。攀西经济区矿产资源高度富集,已探明钒钛磁铁矿储量约90亿吨,其中钛资源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 87% 、居世界第一位,钒资源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 40% ,居全国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稀土资源储量约 175万吨,资源量居全国第二位;资源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开采,开发潜力巨大。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超过 8000万千瓦,约占全省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的78% 。以亚热带气候为特色的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资源丰富,冬春逆温效应显著。
区位条件独特。攀西经济区地处四川西南部,位于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产业基础较好。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烤烟、苦荞、蚕桑、亚热带水果、反季节蔬菜、黑山羊等农产品特色突出。工业特色鲜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生产、机械制造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阳光康养、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是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川滇黔结合部重要的物流、商贸中心。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年至2015年间,% ,;,%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 38081元,比全省高1245元。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