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绪论 Introduction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二、分科classification :大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
三、人体的解剖方位
(一)标准姿势( anatomical position ):
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二)描述术语
上和下、前与后或腹侧和背侧、内侧和外侧、内和外、浅和深
四、人体的解剖面
矢状面、冠(额)状面、水平或横切面
第一章 otor system
1、组成: 骨( bone )、骨连结( joint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
2、功能: 支持、保护、运动(support, protection and motion)。
一、骨( bone ) 与骨连结( joint )
(一)骨的形态和构造the shape, the structure of bone:
1、形态分类(Shape and classification of bones)
分类
特点
分布
长骨
呈中空管状,分一干两端(骺)
四肢骨
短骨
呈立方形
腕骨、跗骨
扁骨
较宽呈板状
颅顶骨、髋骨
不规则骨
不规则
椎骨、上颌骨
2、骨的构造(the structure of bone)
(1)骨质:骨密质(骨外层,坚硬,抗压、抗扭曲力强)
骨松质(骨内部,蜂窝状,由骨小梁构成)
颅盖骨---密质(外板、内板),松质(板障)。
(2)骨髓: 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
分类
颜色
构成
造血功能
红骨髓
红色
大量红细胞、某些白细胞
有
黄骨髓
黄色
主要是脂肪组织
无
(3)骨膜:(除关节面外)骨表面,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神经、血管、成骨细胞。
(4)血管、神经、淋巴
(二)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the position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one
年龄
化学成分
物理特性
幼儿
有机质相对较多
柔软,有弹性,不完全性骨折
成年人
有机质1/3,无机质2/3
坚硬有弹性
老年人
无机质相对较多
脆性大,易骨折
(三)骨的连结与功能
定义: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构成骨连结。
分类:
纤维连结:两骨间以纤维结缔组织连结(缝)。
直接连结软骨连结:两骨间以软骨连结(椎间盘)。
骨性结合:两骨间以骨组织连结。
间接连结(关节):相对骨面间有充以滑液的腔隙。
1、关节的构造essential structures:
关节面:相邻两骨互相接触的面,有关节软骨。
关节囊: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包围关节。
外层(纤维层):厚而坚硬;
内层(滑膜层):薄而柔软。
关节腔:关节囊内两关节面之间密封的腔隙,有滑液,呈负压。
essory structures:
韧带(lig.):(囊外lig.、囊内lig.)
关节盘
2、关节的运动形式movements of joints:
屈和伸
内收和外展
旋转
环转
(四)骨的分部与组成
分部
数量(块)
躯干骨
51
206
四肢骨
上肢骨
64
下肢骨
62
颅骨
29
1、躯干骨及其连结
(1)躯干骨The bones of trunk:由椎骨、胸骨、肋组成
①椎骨(24块)
椎骨的共同特征:椎体、椎弓(椎弓根、椎板)、椎孔、椎间孔
各部椎骨:颈椎(C.-7个)、胸椎(T.-12个)、腰椎(L.-5个)
骶骨:5块骶椎融合而成
尾骨: 3~4个尾椎融合而成
②胸骨: 分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③肋:(12对),包括肋骨和肋软骨。
真肋(第1~7对)
假肋(第8~10对)--(肋弓)
浮肋(第11~12对)
(2)躯干骨的连结The joints of the bones of trunk
①脊柱
构成: 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结组成。
椎间盘
位置:相邻两个椎体之间。
构成:纤维环(周围)、髓核(中央)
功能:承受压力,缓冲震荡。
临床意义:(椎间盘脱出症)
韧带:前纵lig.、后纵lig.、黄lig.、棘间lig.、棘上 lig
生理弯曲:
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注意:无尾曲,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功能:支持、运动、保护。
②胸廓:
构成:脊柱胸部、12对肋、胸骨
上口、下口
形状(成人)
功能:保护、支持内脏及参与呼吸运动作用。
肋弓:第8~1 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结,形成肋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