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找回不慎迷失的自我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矛盾错综复杂,许多人越来越不认识自己不了解自己了,有的感到焦灼,有的感到迷茫,有的甚至不慎迷失自我,永远无法找回了。法国著名画家保罗?高更曾画过一幅震动世界的经典作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表现的就是人们这样一种心理状态。鱼儿发现不了水,因为它生活在水中。人如果不自我观照、自我审视,也不可能发现和认清自己,更难以在迷失自我后找回自我。诗人泉子认为,每一首诗歌都是我们得以完善自身的一个契机。这种力量使我们在存在的喧嚣与繁忙中重新反观自身,在内心世界与外部事物的有机交融中对自我和世界进行重塑和命名,让自我之光不至在世界的丛林中迷失了方向和路径。他的诗歌《我把我抄录在白纸上》就是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回自我的有力证明――
我把我抄录在白纸上
一阵风之后,它们去了哪里
我把我抄录在青苔上
一场大雨之后,它们去了哪里
我把我勒刻在石板上
一次致命的电闪雷鸣之后,它们又去了哪里
我把我抄录在桃花粉红色的花瓣上
在另一个季节,我们从沉甸甸的枝头
从那一颗颗心形的果实中
再一次品尝到了这一刻的馥郁与芳香
泉子,1973年出生于浙江淳安。已在《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星星》、《西湖》等国内外多家刊物上发表诗作千余首,有近百首入选各类选集或被转载,并获诗刊社2010年度青年诗人奖等多项奖励。著有诗集《雨夜的写作》、《与一只鸟分享的时辰》、《拾遗集》。现居杭州。
《我把我抄录在白纸上》这首诗是对人的自我存在的形象抒写,又是对自我迷失后的重新找回。在表相的陈述后告诉读者事实的真相,并反复追问:它们去了哪里?思维的光芒呈现出哲思的高度。诗人最后营造的诗境是自我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期待的生命意味。
全诗10行,没有分节,实际上为两个层次。前6行为第一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写出自我的迷失,并连续三次发出追问。“我把我抄录在白纸上/一阵风之后,它们去了哪里”,白纸虽然可以留下痕迹,但它是轻飘的,书写在纸上的人生当然是靠不住的,“一阵风”就可以将它刮得无影无踪。“我把我抄录在青苔上/一场大雨之后,它们去了哪里”,青苔虽然可以留下脚印,但它是短暂的,书写在青苔上的人生也是靠不住的,“一场大雨”就可以将它冲刷得干干净净。“我把我勒刻在石板上/一次致命的电闪雷鸣之后,它们又去了哪里”,石板是坚硬的,当然刻在它上面的痕迹是不容易消逝,但是,雷电是强大的,它能将石板劈得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三个“它们去了哪里”,从修辞上看是反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从句式上看是并列,呈现自我的三种迷失状态;从诗意上看又是递进,从
“白纸”到“青苔”再到“石板”,书写的难度不断加大,一次比一次困难。无论你怎么书写,无论你怎么雕刻,这样的人生都是没有价值的,都是要被岁月的风雨和时间的雷电抹去和淘汰的。面对这三种迷失,诗人是清醒的:“它们去了哪里”,这既是自我迷失的警觉,又是警觉后的追寻。既然这样的人生书写是没有意义的,是不成功的,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书写精彩的人生呢?诗意向下一个层面推进。
后4句为第二层。“我把我抄录在桃花粉红色的花瓣上”,这是诗意的“抄录”,这是劳动的美好。花朵与上面三种事物不同,它是辛勤劳动的灿烂,它是汗水浇灌的喜悦,从种子到发芽,从花蕾到开放,都凝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