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金山寺大雄宝殿的六块窗雕.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山寺大雄宝殿的六块窗雕.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8/11/20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山寺大雄宝殿的六块窗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山寺大雄宝殿的六块窗雕
作者: 张守群
金山大殿毁于1948年,新建于80年代初。为了使偌大墙面不显得呆板,便以“窗”来装饰。从实用性讲,这种窗起不了透气、透风、透光等任何作用,所以在古建筑上称“盲窗”。这种看上去实用的“窗”实是一种虚设,在园林艺术上称之为“化实为虚”,这种“化实为虚”实是金山大殿设计的高妙处,因而博得行家称道。
这六扇香樟木(香樟有气味虫不蛀)窗为镂空窗雕(前两块,后四块),画面与佛教有关。因故事情节生动,打动了一批又一批游者。其故事情节园林、旅游、佛教都有不同的版本,现将故事的溯源作一介绍。
(1)南北朝“宝志与萧衍倾心长谈”:梁武帝萧衍非常信佛。当时高僧宝志大和尚对佛学有相当研究,萧衍为了能长时与宝志在一起谈经论佛,就让宝志住在宫内,有时甚至长夜彻谈,因而疏远了皇后娘娘郗氏。娘娘起了恨意,但又不便说,因此郁闷,不久便去世了。死后堕为蟒蛇,每天为小虫咬啮,痛苦万分。有一天,梁武帝做了一个噩梦,说皇后来到宫中向梁武帝求救。醒后武帝向宝志公请问脱苦的方法,公嘱以礼佛忏悔,因此,武帝亲制慈悲道场忏法,礼请僧众举行忏礼,并做了水陆道场,感动在忉利天的皇后,在空中言谢而去。
这一传说记载在《梁皇忏》(十卷)里。《梁皇忏》是梁武帝为超度皇后郗氏所制的慈悲道场忏法。相传,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超度娘娘早日脱离苦海。画面上的蛇就是娘娘的化身。
也有书说不是蛇而是龙。据《太平广记·引两京记》曰:“郗后因忿怒,投殿庭井中,众趋井救之,已化为毒龙,烟焰冲天,人莫敢近。帝悲叹久之,因册为龙天王,便于井上立祠。”而《释典·梁王忏》曰:“其序谓因忏悔后往业而作。所述后事略同,而以龙为蟒蛇。”还有书记载:“梁武帝为了亡后郗氏堕落蟒蛇身,乃作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礼忏,以便超度,后世因名之为《梁皇忏》。”
据《释氏稽古史略·二》记载:“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化为巨蟒,入后宫通梦于帝。帝制《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令忏礼。夫人化为天人,在空中谢帝而去。”据《南史·梁武德郗皇后传》曰:“后酷妒忌,及终,化为龙入于后宫,通梦于帝,或见形,光彩照灼。帝体将不安,龙辄激水腾涌。”
各书记载大同小异,其焦点在于是用“夫人郗氏”还是用“郗后”。看来金山寺是以《南史·梁武德郗皇后传》、《梁皇忏》记载为依据。
(2)宋代“道月与岳飞圆梦”:据清《金山龙游禅寺志略》记载:正当岳飞抗金取得节节胜利时,宋高宗听信秦桧谗言,连下十二道金牌命岳飞回京。岳飞途经镇江,到金山寺拜望好友道月方丈。待禅房坐定后两人寒喧了一番,道月问道:“元帅这几日可曾遇到意外事?”岳飞答:“我昨晚梦见两只犬抱头而言,不知此梦何意,更不知此番回京凶吉如何。”道月听了,心中一惊,心想:“两犬当中加一个言字,不是一个‘狱’字吗?”道月不便明言,这叫天机不可泄露,只是赋诗两首相赠:
风波亭下浪涛涛,千万留心把舵牢。
谨防同舟人意歹,将身推翻在波涛。
将军此去莫心焦,未审金牌气怎消?
滚滚风波须仔细,劳心把舵要坚牢。
岳飞回到京城果遭毒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在风波亭。临刑前岳飞仰天长叹:“悔不听道月之言!”为此,有人将此密告秦桧,秦桧大怒,立即派何立等人到金山寺捉拿道月。当何立昼夜兼程赶到金山寺时,道月正在登台说法,台下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