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当 你 老 了
 叶芝 
一、导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爱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将走入爱尔兰诗人叶芝的情感世界,看看他对于“爱”是如何解读的?我们从他身上又会获得哪些启示?
二、补充介绍叶芝资料。  
  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1865年6月13日出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大都会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887年开始专门从事诗歌创作,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南部罗克布鲁纳逝世。 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三、播放诗朗诵。 
四、找学生读(方式可灵活:男生女生单独读、各自齐读、全班齐读等,可配乐。) 读完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概括,并简述理由。 
五、介绍背景: 
从诗歌内容中我们可看出题目“当你老了”中的“你”和作者是什么样的爱情?——单恋。   叶芝把这首诗献给一个一生追求但一生被拒绝的漂亮女演员茅德•冈。经过五次求婚,五次被拒之后,他总算认清了他们永远不可能交合的命运。但那颗受伤的心,还是无法停止对爱的最后咏唱和想象。就在茅德•冈嫁给了一位爱尔兰军官时,叶芝写下了这首诗。但是诗人没有直接书写,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之后,想想自己所爱之人衰老时的情景。那么,我们解读完这首诗之后,看看我们会不会有新的感受和认识。
六、赏析指导
全诗共三节 
第一节 
第一段设想几十年后,毛特·岗成了老人。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生活,恳
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感波澜。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历久弥坚。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炉火”,既是代表了晚年生活的场景,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 这一节一开始就不同凡响,一下子跨越几十年时光,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当你老了”。 倾吐出诗人对女友的无限柔情,并强调了诗人的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用词造句也很温馨,让人一看就感到确是发自肺腑,真实可信。
作为一首爱情诗,诗人不言眼前所倾慕对象的美丽动人,青春魅力,却想象她老了的情景,这种别出心裁的开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人以“将来过去时”的艺术手法,。 
板书: 第一节:写作手法:想象 
关键词:阴影——提醒她应为曾经的拒绝而感到遗憾; 情感:温暖; 
意象:“炉火” 既代表了晚年生活的场景,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又象征了诗人的激情仍未熄灭,像炉火一样在胸中燃烧 
第二节: 
这节是全诗的重点。诗人以对比的手法继续书写忠贞不逾的爱。 
诗人从对将来的憧憬转向直接表白自己的心声:其他人可能只爱“你”的青春、“你”的美丽,无论出自假意还是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