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现代文学史.doc

格式:doc   大小:216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文学史.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8/11/21 文件大小:2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文学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戏剧
概述
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
“文明戏”:,以上海为中心,掀起了演新剧热潮。这时的新剧,人们称之为“文明戏”或“文明新戏”。文明戏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受日本新派剧和西欧话剧影响,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采用现代舞台装置。它没有完整的剧本,而以“幕表”作脚本,还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话剧,但在演剧形式上已具备了现代话剧的雏形。
二)“文明戏”的特点:
1、内容具有现实针对性。 2、形式上具有对传统剧的彻底否定。
二、“五四”初期的话剧运动(1917-192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洋式新剧和国剧运动的不同选择
一)《新青年》发动的旧剧评议
1、对传统旧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
2、提倡写实主义戏剧观,强调戏剧的社会功用。
二)译介外国戏剧理论和作品的热潮
1918年《新青年》“易卜生专号”:
翻译作品:罗家伦、胡适《傀儡家庭》《国民公敌》等。
理论文章:胡适《易卜生主义》
三、“五四”以后的话剧运动(1921-1927)
一)“爱美剧”的提倡与戏剧团体的产生
1、“爱美剧”的提倡
“爱美的”(Amateur)是法语音译,意译为“业余”。“爱美的”戏剧即“业余戏剧”。
“我们理想中的指导社会的戏剧家是‘爱美的’戏剧家,爱美的戏剧家不受资本家底操纵。”(陈大悲《戏剧指导社会和社会指导戏剧》)
“民国十三年以来,环境很有利于戏剧创作,学校剧团以及小市民组织的爱美剧团,一天天增多起来……”(洪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
2、“民众戏剧社”:成立于1921年3月,发起人有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他们以《戏剧月刊》作为阵地,强调戏剧的宣传作用。“民众戏剧社”提出的“爱美的”戏剧口号,在当时影响很大。主要由于缺乏剧本和演员,剧社未能支撑多久。但几年以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成立了许多“爱美的”剧团。
3、上海戏剧协社
1921年12月成立,主要成员有应云卫、谷剑尘、洪深、欧阳予倩等。该社注重舞台实践,建立了导表演制,是中国第一个“讲组织,讲纪律,讲方法”的话剧团体。上海戏剧协社还为中国话剧男女同台演出开了风气之先。上海戏剧协社主张戏剧“描写人生”,他们的舞台实践剧绝大部分上演“社会问题剧”;同时在艺术上,也为中国话剧走向成熟作出了贡献。
4、南国社:1927年正式成立的南国社是一个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电影、戏剧的综合艺术团体,但以戏剧活动为主。其宗旨为“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1929年创办机关刊物《南国月刊》。南国社演出过许多田汉创作、改编的剧本,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1930年南国社因上演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小说改编的舞台剧《卡门》,而被勒令停演,这年秋,南国社被无理查封,其各种艺术活动,被迫宣告停顿。
二)国剧运动
1、主张从整理、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式新剧;
2、强调戏剧趣味、反对“利用艺术去纠正人心、改善生活”。
“政治问题,家庭问题,职业问题,烟酒问题,各种问题,做了戏剧的目标;演说家,雄辩家,传教师,一个个跳上台去;读他们的词章,讲他们的道德,艺术人生,因果倒置。他们不知道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却要利用艺术去纠正人心,改善生活。结果是生活越变越复杂,戏剧越变越繁琐;问题不存在了,戏剧也随之不存在。通性既失,这些戏剧便不成其为艺术……”(余上沅《国剧运动·序》)
“戏剧的说法很多,有的说它是人生的表现。有的说它是教育的工具。又有人说它是纯美的创造。近来还有人说它是无产阶级意识的呼号。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只要它们的表现富于趣味。任何派别的剧本,只要其中蕴蓄着无穷的趣味,即是上品。”(熊佛西《戏剧与趣味》)
四、“五四”前后的话剧创作
1、胡适等的社会问题剧
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是第一部较有影响的社会问题剧,该剧发表1919、3月的《新青年》。
欧阳予倩的《泼妇》
“他是‘春柳社’的台柱,戏剧协社的灵魂,民众剧社的骨干,‘南国社’的导师;足以称得起是中国现戏剧之父
洪深的《赵阎王》
赵大;主旨在于指责军阀战争的罪恶。人物、主题、情节融汇得比较自然。但由于用了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皇》中创造的表现主义手法,成为东西方戏剧艺术揉合的最初实践。
田汉的《获虎之夜》(1924)
2、本时期社会问题剧的主要内容:
1)反对封建婚姻,争取爱情自由,要求妇女解放;
2)揭露旧家庭罪恶,争取人身自由,要求人格独立;
3)描写军阀战争,鞭挞封建割据
3、趣味主义戏剧见解的艺术实践
熊佛西的《洋状元》:杨长元
余上沅的《兵变》:钱玉兰、方俊
丁西林的《一只马蜂》(1923) 《压迫》( 1925 )

第二节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