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条码腕带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pdf

格式:pdf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条码腕带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pdf

上传人:pw4463 2015/9/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条码腕带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维条形码,同时将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等文字信息印在手腕带上,以此作为患
者身份标识。选用的腕带是目前美国医院通用的患者腕带专用材料,通过专用打印设备使患
者的条码及文字信息能耐水洗及任何消毒液体的擦拭,条码能被扫描设备轻松识别。
工作流程重症监护病房所有患者入院后,主班护士处理完入院信息后,责任护士登录
HIS系统—进入病人一览表—双击病人信息—点击腕带标签即通过所连接的专用打印机打印
出携带患者姓名、ID号、诊断、入院日期等信息的腕带,系于患者手腕或脚腕处,直到患者
出院时由当班护士用剪刀剪断除去后统一处理,并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具体应用
条形码患者手腕识别带在患者给药流程中的应用护士在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前,使
用带有扫描功能的PDA(portable digital assistant)扫描患者手腕识别带上的条形码,
获得患者医嘱的电子信息,并通过扫描药房提供的药物外包装上的条形码进行自动双重核
对,核对成功后方可给药。使药物核对流程简单而安全,简化了给药过程中的人一核对环
节,杜绝了给药过程中的差错。
条形码患者手腕识别带在基础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应用根据国家卫生部印发的《基础
护理工作标准》,将分级护理所涵盖的晨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位护理等内容
编印成护嘱二维条码,护士在给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前,使用PDA扫描患者手腕识别带上的条
形码,获得患者护嘱的电子信息,并通过扫描基础护理条形码标签进行双重核对,核对成功
进行基础护理。核对流程简单易行,有效地杜绝了基础护理不落实的情况。
条形码患者手腕识别带在护理工作量统计中的应用协助诊疗和专业照顾是护士工作
的主要职责。我们将全部医嘱和护嘱信息编入HIS系统,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信息查询、
统计等功能。护士使用PDA扫描核对后,护士长可对某一特定时间内全部或指定护士所执行
的医嘱和护嘱信息进行分类查询、统计,使繁杂的临床护理工作实现量化。
3 应用效果
2011 年 9 月至 2012 年 4 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救治患者共 480 例,年龄最大的 87 岁,最
小的 13 岁。应用标识腕带后,医嘱、护嘱执行错误或近似错误的发生率为零,无一例发生
身份识别错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 %,护理投诉为零。平均每位护士每日完成
医嘱工作量为 210 例次,分别为输液量占 20%、注射量占 8%、服药占 44%、治疗占 28%;完
成基础护理工作量为 460 例次,频次最高的为卧位护理、健康教育、晚间护理、晨间护理,
分别占 25%、24%、15%、12%。
4 讨论
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为规范化医疗管理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辅助工
具,有效地防止了因错误识别患者引发的医疗事故,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率,也是医
院现代化、正规化医疗管理的发展方向。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有 ~ 万例患者因
医疗差错而死亡,与医院年入院 3 366 万例患者相比,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