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专业代码:020401
学科门类: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掌握系统全面的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当代各种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法规,熟练掌握英语,能够胜任国家政法系统、行政机关、涉外经贸企业和科研部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和研究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从事上述工作的素质,而且具有较强自学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转型过程中我国经济与世界通行规则接轨的要求。本专业历来强调“三个面向”和理论结合实际,着力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形成自己见解的能力。
二、专业培养方式
专业培养包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方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系统讲授通识教育课程及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包括结合课堂讲授的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实践育人环节等,使学生接受科学、全面、开放的经济学思维和外经、外贸实务训练,具备运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以及从事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必修课:政治经济学、微积分、经济学说史、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区域经济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
专业核心必修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税收、国际投资学
专业基础选修课:经济新闻、政府采购管理、项目管理学、国际贸易实务、世界经济统计、世界经济组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国际营销、国际金融实务、国际商法案件分析、公共采购法律导论、公共采购国际规则导论、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
专业核心选修课:电子商务、采购学、审计学、企业发展战略、证券投资分析、政府采购与招标实务、政府采购系列讲座、物流学、会计实务
其中实践课程为:电子商务、采购学、企业发展战略、证券投资分析、政府采购与招标实务、政府采购系列讲座、物流学、会计实务
四、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应完成总学分
通识
必修课
通识教育
综合选修课
专业基础
必修课
专业基础
选修课
专业核心
必修课
专业核心
选修课
实践
环节
174
54
10 
51
16
17
 12
14
五、主要实践环节安排
实践教学:要求学生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参加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术实践、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体育比赛、毕业论文撰写等实践活动,特别是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等全国性、北京市以及我校举办的经济学学科竞赛,修满实践育人环节学分。另外,每年由本系和校学生会共同组织一次拍卖会,让学生在实际经营活动中得到锻炼。
六、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本专业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使之作为能够从事国际经济理论研究和实务的人才,首先具备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水平,毕业时大部分能达到英语专业八级的水平;其次具备自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具备学习、领悟、分析和创新能力,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能够从容应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国际经济形势。
七、学制与学位
四年为基本学制,学生可选择在三至六年内毕业。毕业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八、相近专业
无
九、毕业合格标准
具备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政府采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和政府采购最新的理论进展和动向,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解决贸易争端、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等方面规则,理解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战略以及与此相关的政策措施,熟悉对外经贸的基本方针,具有一定的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
通过本专业的本科学习,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从事对外经济交流合作。
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取得174学分,毕业论文通过,体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毕业。
十、专业课教学计划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专业必修课一览
(下表中课程的学分须全部修满)
专业基础课
必
修
课
51
序号
课程名称
学
时
学分
各学期学时分配(周学时)
一
二
四
五
七
八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