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文言文翻译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言文翻译学案.doc

上传人:renwofei86 2018/11/21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言文翻译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十四级高考专题复****学案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吕在联高考文言文教学——文言文翻译一、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和技巧“二标准六方法”。二、教学内容:以“二标准六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为重点,通过较多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翻译的要领。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仍沿用去年主观题形式,考查点也同样是“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从试题来看,它虽然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同时也涉及到内容,因而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这对考生的要求自然也就比以客观题形式更高。(二)分析错例,提出“二标准”:阅读几个文段并翻译。(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先王的遗教,由此获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学****而不反省就会毫无收获,只反省而不学****就会走上危险的道路”)(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说:“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人家”)(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反省一下,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同之处”)(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学生分别指出其错误,然后概括说明,指出其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意思翻译不准确、无中生有和句子不通。并指出这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那么,文言文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提出“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解释“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解释“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惯,没有语病。(三)学****做到“二标准”的“六方法”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二标准”呢?我们可以用“六方法”,‘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一个标准三个字,简言之,就是“留删换”、“调补猜”,等我们分析完之后,大家就更清楚了,对付文言文翻译可能就更得心应手了。先针对“字字落实”,我们讲三个方法:留、删、换。1、留、删、换(1)结合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先简单讲解“留”、“删”。(7)庖丁为文惠君解牛(8)以资政殿学士行(留)(行:代理官职)(9)民归之,由水之就下(10)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删)(11)可烧而走也(1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换)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如果文言文翻译中只有这两种现象,那就很省事了,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就行了。可惜的是,能留和删的字词却并不很多,所以我们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方法那就是“换”。(2)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同,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宇……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小结:对文句的每个字,我们用这三个方法,就不会有遗漏和增多了,能做到“字字落实”了;一句话一一“字字落实留删换”。简单重复这七个字的内容。这是我们文言文翻译的第一招,是不是有了这一招,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呢?我们试着来翻译一下例题(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李将军之谓也?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参考答案:(1)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错解分析:主要存在问题有两点,一是对第一句的固定格式翻译不准确,二是对“知与不知”后的成分未能合理补出。方法技巧:①句主要涉及对文言固定句式的理解与翻译,原句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一种肯定性的推断,“其”表推测,可译为“大概”;“谓”,说也。翻译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语气特点。②句中有省略,而且省略的是中心词,“知”指“知之人”,“不知”指“不知之人”,这种情况在《出师表》中也有例句,如“宫中(之吏)府中(之吏)俱为一体”“故五月渡沪,深人不毛(之地)”,等等。这种情况在翻译时要补出来。2、调、补、猜叫学生翻译,自己分析。在这个句子里我们会看到如果单单只是用“留删换”的话,可能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我们用第二招“文从句顺调补猜”。(1)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注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