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讨
【摘要】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运用汉字学方面的知识,联系汉字或偏旁的意义去引导儿童识记汉字的字形,能够激发儿童极大的兴趣;有意识地加强形近汉字或偏旁的比较,能够加深儿童对汉字组成成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减少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探讨
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习一切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识字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初级阶段的重点,其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全民族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错别字现象。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错字,专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了不成其为字型的字;而别字是误写其他字以代替原来的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在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即古文字阶段,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或者说望字形往往能知字义。但是,随着汉字形体的发展变化,到了现代汉字阶段,绝大多数汉字的象形意味已经完全消失,基本上看不出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如“又”在甲骨文中是“右手”的变形,所以凡是以“又”为偏旁的字大多与手的动作有关,如“取”“受”“及”(由“人”和“又”组成)等。现代汉字中9O 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跟形声字所代表的词有着意义上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如果没有一定的汉字学知识并不能直接看出来。因此,小学教师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汉字的特点、结构及发展演变规律等有关知识并将之应用到实际的识字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运用汉字学知识来进行识字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借助图画识记字义
汉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几种,其中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早期的汉字象形意味十分浓厚,简直就是一幅生动的图画。现代汉字中一部分会意字由两个或几个象形符号组合而成。如果教师在讲解这类汉字时借助图画的形式,无疑会引起儿童极大的兴趣。况且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用这种方法识记汉字会加深儿童对汉字构成部件的印象。如“休”,可以画一幅“人在树下休息”的图画来辅助教学;“男”,可用“一位农夫在田地里努力耕作”的画面来配合识字教学;“采”,是一幅“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的生动画面。
二、联系汉字形旁识记字义
现代汉字绝大多数为形声字,形声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叫形旁。形声字的形旁表示了该字的意义范畴。如以“心”为形旁的字其意义范畴都与心理有关,如“志”“忠”“念”“快”“怀”“慨”“恕”等。以“欠”为偏旁的字都与张口或出气有关,如“歌”“歇”“欢”“欣”“欺”等。心理学表明,对多个有联系的识记对象的记忆明显强于对单个的孤立的对象的记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形声字的形旁的意义给儿童解释清楚,并且把由该形旁组成的汉字联系起来识记,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会减少儿童写错别字的几率。
三、形义结合识记易混淆偏旁
由于部分汉字或偏旁的形体相似,差别细微,儿童很容易混淆。如果把形近汉字或偏旁的字形与意义结合起来讲解,学生就会对偏旁的结构部件和意义印象深刻,从而少写错别字。
如“厂”和“尸”,“厂”与山崖石穴或房屋住处有关,如“原‘崖”“厢”“厅”“厨”“厦”等;“尸”在古文字中像侧面的人的形象,因此凡带“尸”的字一般都与人有关,如“尼”“尿”“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