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综合实践活动.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综合实践活动.doc

上传人:夜无眠 2018/11/22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综合实践活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中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904548336 姜洪琴指导教师张俊峰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已倍受人们的关注。大家已逐渐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对于启发学生潜能,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问题;方法;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是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常态化”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扎根在学校的教学中,才能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亮点”,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难点”,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不仅给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及学生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学校课程实施能力,行政管理部门的课程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据调查,课程进入大面积“常态化”实施后,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既要结合校情,又要关注学情,既要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又要体现办学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有力的推进。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基本特征、价值和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自登台亮相已接近十年的历程了。但至今只见到《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讨论稿),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标准或实施指南等正式文件却一直未出台。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把握其性质、目标、价值,实施原则以及管理评价等等,都没有明确的阐述、界定和指导性意见,深感这一必修新课程,前途茫然! 局部地、片段式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者将其停留在公开课和观摩课层面上,大部分学校都能达到,但目前最需要的解决的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常态实施。形成象语文、数学那样的常规课程,才有生命力、才有可持续发展动力。那么,“常态化”课程的基本特征有那些?具体要求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呢?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必修课程,并规定每周平均3课时,有其基本的教育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难,只要有意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亲身经历实践体验,过程和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就能象语文、数学那样易于操作、易于指导的常态课。
: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活动产生兴趣,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来帮助学生学****让学生获得成功。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方式,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的整体认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凡是有利于上述目标实现的综合实践活动必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价值和意义
1.“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对于启发学生潜能,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