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体会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体会
---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今日重温前苏联功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
百条建议》,倍感亲切。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的每一个富有创见的观点、每一处生动的教育细节和鲜活的教育案例,都仿佛跨越了时空,在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宄竟应该怎么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这部创作于半个世纪之前的教育经典,之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是因为作者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是一个来自于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22年直至去世, 在这期间,他不断的实践并完善着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他给我们总结的这一百条建议,既是作者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教育教学实践的理性反思。沿着大师的思索轨迹,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立足于教育教学规律本身,以一种超前的意识,在娓娓的讲述中,为我们揭示了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从阅读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苏霍姆林斯基用下面的一个案例回答了这个问题。
1、用终身的时间来备__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二条建议
就是每位教师“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1终生的友谊”苏霍姆林斯基在文中列举了一个案例:一位历史老师讲了一节
精彩的公开,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 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的。不过,对这个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分钟。”那么,宄竟怎么样来进行这种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成付明天的,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 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
米 O
而回顾自己工作后的读书经历,却带有极强的功利主义色彩。除了一些不得不读的教学参考书外,自己好像没有认真地, 系统地读过一本教育类专著。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时间绝不是不读书的借口,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也就是说,时间,只要你愿意拚,总还是有的。
那么,我们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每个月要买三种书,一种是关于自己学科的,一种是关于人物传记的,还有一种是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他说,希望你到了你参加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因为你读书,你的教科书在你眼里年来就浅易得像识字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下,你才可以
说,为了上好一节,你是一辈子都在备。
现在我们顺义区教委正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彩虹读书”计
划,倡导学生和老师一起读书,创建书香校园。我们正应该以此为契机,多读一些教育类、学科类的专业书籍,也可以读一些非专业书籍,从教育的范畴(专业研读)和非教育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