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古诗《出塞》课例评析.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出塞》课例评析.doc

上传人:drp539603 2018/11/23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出塞》课例评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庙街镇 xx小学 XXX
《出塞》选自《全唐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军旅生活的一首名诗。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国家安宁的的美好心愿,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在多次聆听了学校多位语文教师的指导后,我讲授了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出塞》第二课时,课后,我认真听取了学校高段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听课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创设情境,巧妙拓展。
《出塞》一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方面困难不小。感其境,才能激其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有创意地表达”。本节课中,我通过图片播放,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配乐朗读,完全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二、以诗解诗,促进感悟。
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了解边塞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相机出示了三首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李颀的《古从军行》。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增加对边塞古战场的了解,认识它的荒凉寂寥、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三、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补充描写明月的
古诗引导学生感慨:古人是借明月而抒思乡情啊,那么征人望着那从秦到汉一直高悬的明月,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思乡之苦以及亲人对征人的思念之情。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的愿望是“回家”后,教师引读——是啊,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的盼回家啊,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回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过程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用上诗句说一说,可以改一改诗句。
假如我是守关将士勤劳善良的妻子,我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夫未还)
假如你是守关将士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引导学生说出)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儿未还). 假如你是守关将士天真无邪的孩子,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父未还).假如你是守关将士亲如手足的兄弟,你会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兄还)
四、学法渗透,提升学生学****能力。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环节中,让学生自主理解,说说理解诗意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同时学****总结学****方法。提升了学生学****古诗的能力。
在教学本课时,我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努力使学****内容生活化,课堂学****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本课时对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较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些古诗较为陌生,以后应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另外,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尽管一再体会诗句内涵,但离有感情朗读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节课下来,给我留下了太多思考和遗憾,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进和创新同行,使我的课堂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