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为你的孩子找一群好伙伴.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为你的孩子找一群好伙伴.doc

上传人:dreamclb 2018/11/24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为你的孩子找一群好伙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你的孩子找一群好伙伴
读《作为社会和文化情境的同伴圈子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有感
小教113 严佳崎学号:2011210435
近来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作为社会和文化情境的同伴圈子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这篇研究选自《心理学报》,作者陈斌斌,李丹,陈欣银,,观点新颖,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以下是我对这篇研究报告的摘要和感悟.
研究问题
这篇研究报告研究的问题是在社会变迁剧烈,社会文化背景独特的前提下, 基于同伴圈
子的相似性假设探讨同伴圈子的形成、圈子社会情境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及圈子文化背景对圈子社会化过程的调节作用。
研究目的
该研究想借助心理测量和心理统计等技术探讨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即城市儿童,农村儿童,流动儿童有机会在同一间教室学****生活)的前提下, 依据相似性假设来探讨同伴圈子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作用,以期为相关学校开展儿童社会能力培养提供实证依据。
研究方法
样本的取得
该研究选取南通市城乡结合地区的某小学 3、4、5 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因为研究目的的需要, 所选学校处于城乡结合地区, 因此除了当地城市学生之外, 还有南通市郊的学生以及随父母过来的一批外地农村流动学生。在调查的第一年, 共获取被试898 名学生(男生 480 人, 女生 407 人, 不能确定性别的有 11 人), 平均年龄 10 岁 4 个月(SD=14 个月)。有 40 名儿童因为转学或缺课等原因, 在第二年没有完成调查, 但是由于涉及到同伴圈子的形成, 他们的数据仍包括在该研究的分析中, 他们在第二年的缺失数据在分析中作为缺失值处理。该研究采取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同时结合了两种研究方法的优点.
取样大,获得数据多,,可以弄清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探讨早期发展于以后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并能做出较为细致,整体的观察.
但是,在这个研究中,我认为样本的选择有以下两个缺点
(1)纵向研究时间过短,只有两年,纵向研究的优点无法很好地体现
(2)该城乡结合部流动学生较少,,人较少,,城市学生,农村学生,流动学生人数较为接近的学校的学生进行研究

作者在研究中采用了三种工具,第一社会能力的同伴评价测量,采用中文修正版班级戏剧,第二是社会提名,第三是社会认知地图.

在该研究中,作者主要是通过社交性、亲社会性、自主性以及同伴接纳这四个方面来判定儿童的社会能力的发展.
研究过程
施测
培训主试:主试由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组成, 施测前先集中进行培训, 统一要求和注意事项.
征得家长与教师的同意并在研究协议书上签字
在主试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问卷。
数据的初步整理与分析
使用 SCM 确认同伴社会圈子。
使用 SPSS 对数据进行录入、管理和描述性的分析。
使用 HLM 。
研究结果
在个体层面上, 圈子成员的社交性、亲社会性、自主性以及同伴接纳显著高于孤立者。城市儿童的自主性显著高于农村和流动儿童, 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