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二月份家长心得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Y K M 十二月份家长心得
 接到孩子从幼儿园捎回来的作业,让我们写写教子心得,传授一下怎样教育孩子的。作为家长的我们,顿时感到有些惶恐,这样讲,不怕各位见笑,因为我们还真没写过这方面的东西,孩子成长这五六年来,基本上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学习,一边尝试,一边教育,顺其自然,顺性而为。
现在,我们把这几年对宝宝的教育历程简单的梳理了一遍,把自己认为还算有用的做法或者说所谓的心得吧。
    。就是说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不要单方面的指出他们的弱点和短处。这就好比说,看自己孩子就好像一幅拼图在完成之前,你要多专注已拼好的部分,不要看还没拼好的部分。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其树立信心。实践证明,自信是一个人成功成才的重中之中。记得我家宝宝4岁的时候,有一次她看到我们在拖地,就非常积极的跑过来要跟着干,可以想象,结果就是她把水弄得到处都是。这时,作为家长,我们没有训斥她,而是耐心的帮着她,指导着她做,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我来帮你吧”。做完后,把握好时机称赞她“你真能干”,让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正是通过许许多多这样的小事情,从而一步步的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生活中,作为孩子的父母经常把孩子的坏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子自己身上。其实,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吃上海菜说上海话,四川人吃四川菜说四川话一样,作为父母,无论是说教的“显教育”和行为的“潜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乃至溶于血肉之中。
  日常中,我们对孩子尽量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一贯,即言必行,行必果。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也很矛盾,因为平时我们都承担着工作、生活等很多事情,事情一多,难免飘忽不定,就难免做不到言行一致,始终一贯。偶尔一次的不一致或许不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损害,但一多结果往往就演变成了“撒谎的诞生”。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们不一定按照父母口中说的话行事,但都很会模仿父母做的事,只有让孩子感到你的疼爱和你定的限度是始终如一的,才能让她逐渐建立一个标准或者说认识到一个明确范畴,这样的孩子就会有更大的安全感,更有诚信感。
    。思源于疑。一切创造从疑问开始。古人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实中,对于孩子的“为什么”,起初我们还有耐心,往往一多,我们就会失去耐心,说“我现在没空,下次再说吧”,然后,就再也没有“旧话重提”。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就是对孩子一定要善于倾听,乐意回答问题。因为质疑是孩子成长起来的关键。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质疑、释疑,才能让更多的信息不断的刺激大脑细胞,造成孩子认知上的冲突,才能使孩子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促使孩子在勤想中探索,在探索中增长新知,不断解放孩子的大脑,更好的促进其大脑发育,让孩子不断聪明起来,使孩子身心逐步灵活起来。
    。孩子的好奇心强,对什么东西都喜欢摸摸看看,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轻易阻止,因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知识技能。正如一位医学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就必须多让孩子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但孩子在动手制作东西或玩操作性游戏的时候,往往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做为家长这时往往会限制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对于这些我倒觉得有点因小失大。和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比起来,家里乱点又有何妨?与其和她生气,还不如因势利导,给她提出要求,效果反而会更好。例如我家宝宝爱玩剪纸,剪完后,我都要求她不要把纸屑乱扔,而是要求她玩完后,并把物品整理好,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动手需要,还能培养她的好习惯。其实,这也无形当中把幼儿园要求的行为习惯养成进行了巩固。这也算是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次良好合作吧。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Y K M
篇二:
党课学习《党章》心得体会
近来,我利用业余时间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对我们国家共产党党员标准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我谈谈对"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方面的认识。
十四大党章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的要求,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我觉得,这一规定,反映了党员条件的本质,明确规定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