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蓝图.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蓝图.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8/11/24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蓝图.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蓝图<br****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入小额信贷,满足农户资金借贷需求,解决农村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与扶贫攻坚、改善落后地区贫困面貌现状密不可分。普惠金融体系的提出,是基于小额信贷贷款额度小、以信用为还款保证的基本运作理念,通过小规模金融服务方式发展,服务对象是城乡低收入群体,促进建立一个惠及所有阶层的金融服务体系,因此普惠金融是小额信贷的深化与提炼,主旨是建立一个包含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带有扶贫性质的正规金融体系, 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对小额信贷进行广泛推广。农村是低收入群体集中地,因此小额信贷实际中是在农村市场开展,小额信贷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立足于农村扶贫。兼具现代金融与传统扶贫双重性质的小额信贷,既可以帮助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又可以对金融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分配和配置,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实现农村经济和金融和谐发展。
下载论文网
因此,如何在现行的普惠金融体系下勾画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蓝图,把“救助式扶贫”的输血功能变成“开发式扶贫”的造血功能,真正实现扶贫开发、帮助农村脱贫、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活跃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困境
普惠金融体系下小额信贷现状评价
组织身份错位。政府小额信贷组织和金融机构虽然具有合法身份,但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效果有限,只是在行政命令或上级要求下开展,没有激励性市场化运营机制;自身制度和组织建设不健全的专门从事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NGO(非政府组织),虽然真正以扶贫为目的,但是没有合法身份,得不到有效、长期的支持; 本应立足扶贫的非金融机构,尤其是小?~贷款公司,真正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却寥寥无几。政策偏向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环境,导致身份错位,体现在自身定位没有找准、自身定位与享受到的政策待遇不相符等。在实际中,有的小额借贷组织转向“非农化”“大额化”,偏离扶贫目标;有的虽然真正在做小额扶贫信贷,却没有收到有效效果。身份错位引发多元化经营问题,不同性质的小额信贷组织不应该同质化发展,应根据需求群体特征设立不同借贷模式,可以在营利、非营利目标上有所取舍,只有多元化经营,充分发挥小额借贷组织的功能作用,才能为农村金融市场提供多元化的资金借贷服务。
小额借贷产品单一, 缺乏创新。CGAP(扶贫协商小组)认为,小额信贷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金融服务不仅仅是贷款,还应该包括储蓄、保险、汇款,是由新兴金融部门提供的、具有商业投资价值的金融服务,而我国为农村小额信贷提供的产品只有简单的借贷。由于政策限制, 只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可以开展储蓄、汇款业务,其他小额信贷组织则没有资格,银行类金融机构将储蓄、汇款与小额信贷三块业务分割经营,小额信贷业务成为只是连接农村金融市场的“输血”管道,而活跃农村经济金融、打通农村金融市场的“造血”功能未能真正发挥出来。在保险业务方面,农村小额信贷为信用抵押,潜在巨大风险,需要通过保险市场将潜在风险予以化解,避免回收贷款难问题。但是,针对农村的保险市场建设还不完善、不成熟,相对滞后,另外小额信贷组织因自身业务模式和条件还不能够开展保险业务,目前“保险+小额信贷”业务模式是农信社在信贷合同基础上附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