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卖家微信维护的误区.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卖家微信维护的误区.docx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8/11/2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卖家微信维护的误区.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卖家微信维护的误区
1. 看不到社会化营销的趋势
最近外出讲课,主题一般是客户营销。我都会在开始前做一下受众调查,看一下台下老板、运营、客户营销人员的占比大概是多少。跟运营讲客户营销,有时候是不讨好的。运营的精力放在运营计划、流量计划、销售任务上面,他们聚在一起喜欢讨论爆款、直通车、钻展等话题,对于客户营销这种见效慢的,很多人呲之以鼻,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布局。这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局面,很正常。
为什么要做微信?哦,别人在做,这个是趋势。答案基本是这样的。这个趋势到底是什么?我说下我的浅见:a、消费人群关注逐步转移,从久坐电脑边到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PC不会消亡,但是消费人群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b、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争,腾讯有微信,百度有地图,搜狐有新闻客户端,淘宝有淘宝/天猫APP,但是,淘宝确实最危险的,购物类APP要解决客户目的性访问,海量商品的搜索/流量分配问题,客户需求匹配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切入客户的手机应用,去做润物细无声的营销,反而是一个方向。所以,微信这个入口很优质。所以,2013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马云对马化腾表示:“我看见微信,我也很紧张。”大佬为什么紧张?淘宝下一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流量入口,竟然掌握在竞争对手手里。我这话说的很明白了,大家都懂得。
我也一直在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强关系》。没有信任就没有关系,没有互动就没有关系,对话即营销……这些字句可能很多人看不懂、听不明。电商客户营销本质是跟客户做沟通,一点一点去影响客户的心智和购买决策。当你发现微博、微信红火起来的时候,你要去想的问题是,这些社交产品的红火肯定不是因为电商,而是这些产品真正走进了大家的生活。
信息大爆炸,客户对品牌、产品的记忆度是下降的,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存在感。如何获得存在感?客户在哪里,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当客户启用一个新的社交产品后,通过搜索或者是系统智能推荐,客户可能会发现,咦,他们家也在这里哦。如果这个客户对你的品牌认知度高, 可能点击关注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对于社交产品的使用,我一直坚持小据点策略。所有有利用价值,我的客户可能使用的产品,我都会去关注,会去注册,搭建好小据点。针对重点据点,投入人手、精力去做好。
2. 短视、缺少耐心
客户营销是一个持久战,原则是:日拱一卒,不期速成。官方微博开通后,马上开始做转发抽奖,积累粉丝。其实,你要想清楚的是,这样积累的粉丝是您的最终购买客户吗?现在最喜欢参加微博转发抽奖的只有2种人,一个叫做“微博转发抽奖控”,一个叫做“僵尸粉”。前面一种人微博信息全是抽奖,后一种压根不是人,那是微博营销公司控制的海量僵尸粉。这是一个短视现象。
第二个短视现象——价格促销流。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一个账号想做起来,第一批活跃粉丝必定是你的老客户,你得通过整合手头的各种资源引导老客户来关注,那么,这批种子粉丝关注之后,如果长期被你的价格促销影响, 本来很好的客户,也会被你引导成
价格敏感性客户。最后的结果是:一些人取消关注,一些人变成了价格控。总结的话是: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果,关键在你。
第三个短视现象——没有计划、想起来才做。在店铺销售没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确实不建议设置专门的客户营销岗位,但是,不设岗位,指定专人,列入常规周工作计划是应该的。给人布置工作,不是说一句,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