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doc

格式:doc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doc

上传人:aidoc1 2015/9/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电流接地系统选线研究(毕业设计论文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论文
题目小电流接地系统
单接地故障选线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200808011125
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班级 200801班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10月20日
目录
摘要 1
1前言 1
2单相接时中性点不直接接方式主要特征 2
2
2
2
3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的难点 2
3
、信噪比小 3
3
3
4单相接地现象分析与判断 3
3
4
5对几种选线保护原理讨论 5
5
5
“注入法”原理 5
5
6
6
6
6
6综合选线方法 6
D - S证据理论 6
故障选线方法的选取和改造 7
D - S证据理论 10
11
7 结语 13
参考资料 15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故障选线的研究
学生: 叶贤超
指导老师: 姜永豪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水电交通系)
摘要:小电流接地系统,由于中性点不是直接接地的,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特点不是非常明显,故障选线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比较详细的了解国内外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对现有的选线方法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找到适合的故障选线的方法。
关键词:小电流姐弟系统;故障选线
1前言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去边采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等三种【1】李润先。中压电网系统接地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0 – 23
】。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短路电流较大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而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其短路电流小,而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广泛应用在3~66KV电力系统
在3~66 kV电力系统中,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很小,系统线电压的对称性并不遭到破坏,系统还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规程规定一般为1~2h。若长期带故障运行,因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倍,则可能引起绝缘的薄弱环节被击穿,以至形成相间短路,这样可能使电压互感器铁芯严重饱和,导致电压互感器严重过负荷而烧毁,也使得事故被扩大,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供电。同时弧光接地还会引起全系统过电压,从而损坏设备,破坏系统安全运行。为防止系统事故扩大,在接地运行的这段时间里必须设法排除接地点。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已经历了几次技术更新换代,其选线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尽管备厂方宣称100%选线正确率,但工程实际中均存在误判率较高的问题,使许多用户有一种不用麻烦,用了也麻烦的感觉,故现场好多情况都是选检设备闲置退出而采用手动拉闸试验的原始方法查找接地。
本文介绍了在不同的情况下选取适当的故障选线算法来处理故障信息,并对故障信息进行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
【2】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10月 25卷 5期 2 : 570 -573。 D - S证据理论在小电流故障选线中的应用研究张玉茹,杨波,苏晓东,姜海涛,杜左强哈尔滨商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28
2】,提高了故障选线的准确率。指出如何将选取的群体比幅比相算法和小波分析方法进行改进以适合证据理论的融合,如何设计算法计算D-S证据理论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2单相接时中性点不直接接方式主要特征
当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会表现出不同的故障特征:

(1) 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全系统都将出现零序电压。
(2) 在非故障相的元件上有零序电流, 其数值等于本身的对地电容电流,电容性无功功率的方向为由母线流向出线,即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
(3) 在故障线路上,零序电流为全系统非故障元件对地电容电流之总和, 数值一般较大,电容性无功功率的实际方向为由线路流向母线,即零序电压超前零序电流90°。

(1) 当采用完全补偿方式时,流经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都是本身的电容电流, 电容性无功功率的实际方向都是由母线流向出线。在这种情况下, 利用稳态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功率方向都无法判断出哪一条线路上发生了故障。
(2) 当采用过补偿方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