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
2012年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2012年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之年,医教科将全力支持和快速适应公立医院改革。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持续改善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紧紧抓住二级医院的评审标准,针对2011年存在的问题,制定2012年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案。
一、树立质量管理指导思想
实行全程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科学管理、全面监控、奖惩结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疗质量管理方针。明确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使职工能自觉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起医院的良好信誉,逐步实现医疗、保健全程优质服务,做到全面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并持续改进。
二、健全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以院长为首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相应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及有关科室科主任组成。该委员会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组织,负责定期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质量管理的设计、策划、协调、控制、评价等。从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管理和信息反馈管理四个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并负责对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的检查、监督和考核,提出整改意见,并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科室建立以科主任为首的质量控制小组(QC小组),是医疗质量管理操作层,主持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健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组织质量考评,将质量活动落实到每一个人,人人参与质量管理,自觉执行质量标准,自我检查,自我控制。
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的分析评价,及时反馈医疗信息,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三、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
1、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江苏省卫生厅确定的14个核心制度是: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药事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我院将上述14个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收集整理,注有诠释,并编印成册,每个医务人员人手一册,要求各科室在各工作环节中必须严格执行,将执行制度规范融会贯彻在整个工作过程的始终。
2、注重住院医师基础培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
医院长期坚持对住院医生的基础培训工作,按照市卫生局的要求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带教规范,办好培训基地。同时不断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和质量、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增强全院医务人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改进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1)、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将《江苏省三基训练指南》作为医务人员学习范围,结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出台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自我培训和学习,双月定期或不定期由医务科组织45岁以下医、药、技人员进行一次三基理论考试,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并作为晋升及评聘分开的重要依据之一。
(2)、加强业务学。为加强对年轻医生的基本技能培训,医院全年将为年轻医生提供2-3次大型基本技能培训的机会,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