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讲.ppt

格式:ppt   大小:5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讲.ppt

上传人:xunlai783 2018/11/25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较优势理论第一节、概述一、国际贸易理论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1、贸易基础: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何在?2、贸易模式:如何开展贸易(品种、数量)?贸易利益如何分配?、国际贸易理论概述1、基石——比较优势论2、深化——要素禀赋论3、完善——规模经济\、重商主义理论一、重商主义的起源—重商主义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16-17世纪进入全盛时期,18世纪后开始衰弱。—代表人物包括海尔斯(英)、斯坦福德(英)、孟克列钦(法)、托马斯·孟(英,《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基本理论观点1、金银(货币)即是财富,财富即是金银(货币)2、一国所拥有的金银(货币)越多,该国就越富有,越强大。3、实现国家富强的最佳手段就是要努力保持国际贸易顺差。、政策主张1、严禁金银出口(早期重商主义)2、奖出限入3、国家垄断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出口工业。:托马斯·、基本评价1、重商主义迅速发展了英法等国的工商业,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2、金银(货币)并非财富的唯一形式,财富也并非来源于流通领域,人类的生产活动是财富的根本源泉。3、“经济民族主义”,“零和博弈”,同时也必定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绝对优势原理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或称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劳动效率较低(或称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会被更有效地利用,而且进行分工和贸易的双方都会受益。:劳动生产效率差异——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国际分工与贸易——国际贸易利益二、绝对优势论的理论模型:2×2模型(略)三、政策结论:自由放任,即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生活(包括国际贸易),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双方获得贸易利益。、基本评价1、首次从生产领域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为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2、明确肯定国际贸易能为贸易双方带来贸易利益,从而为各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3、没有解释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优势(劣势)时,国际贸易能否继续开展的问题。、比较优势原理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于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或称比较优势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比较大的商品(或称比较劣势商品)。“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涧桐雕步碰吧亦般矮厢滥慌排楔绳貉暮疏怂禄秸樊摹柱逮丈祈符狭歧秉嗽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讲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