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本文从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学习任务、学会合作交流三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以求提高其有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的社会越来越要求人们“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展开彼此间的相互协作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也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事业心、责任心、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已成为公民上岗就业的普遍要求。因而今天的学校教育,在兼顾高尚品格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必须把培养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任务放在首要位置,让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当前合作状况的调查
合作能力如此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从小加强培养、努力形成,以适应时代需要。但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它却处于被我们忽视的境地,家长、学校、社会都没能给合作能力以应有的重视。学生方面,现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排他性强,从小就不愿意、不善于合作,很多人长大了就明显地表现出缺乏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学生从上学第一天起,就直奔成绩、分数,一切都围绕分数转,学生间的交往多表现为敌对,只顾自己好,怕别人超过自己的嫉妒心理严重,在学习生活中,过分认知自己而忽视认知他人,过分强调竞争而夸大脱离团体和社会责任的个人成功,过分重视自己及自己所属团体的个性而忽视了共同协作的精神,这种缺少广泛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看重竞争忽视合作的现象必将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方面,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只见三尺讲台上惟我独尊,难见黑板面前人人平等,尽管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旧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但教学不民主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教学方法多以灌输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得不到培养,以
“教师为中心”与我们今天“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教育观念显然是相悖的。
二、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组建学习小组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进行。一般4~6人为一组,组内成员都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讨论的组织人、记录人、发言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他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
三、提出合作学习的依据
心理学家多伊奇从动机的角度指出,在团体合作中合作型目标构建使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的更快。皮亚杰则从认知的角度提倡在学校中展开合作活动,认为通过孩子的相互作用,可以更迅速的掌握知识,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讨论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教育学家认为,一个人在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必须看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等民主的基础上与学生合作,让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相互影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