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宣化上人语录.doc

格式:doc   大小:175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宣化上人语录.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8/11/25 文件大小:1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宣化上人语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宣化上人语录
重要语录:
《楞严经》是开智慧的,
《法华经》是成佛的,
《华严经》是归元的,人人无不从此法界流,人人还归此法界。《华严经》是经中之王。
《华严经》所在处,就是佛所在处,如虚空祥云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华严经》就是法界经,也就是虚空经。尽虚空遍法界,没有那一个地方不是《华严经》的所在处。《华严经》的所在处,也就是佛的所在处,也就是法的所在处,也就是贤圣僧的所在处。
《楞严经》是佛教的骨髓,人若无骨髓,一定会死。佛教里若无《楞严经》,也可以说无佛法。要知道《楞严经》就是佛的真身,就是佛、就是法、就是僧,也就是戒、定、慧。
你想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先要恭敬《楞严经》。
我们每一个人要把《楞严经》读熟,背得滔滔不断,一定会辩才无碍,开大智能。
〈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存在。没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没有正法。〈楞严咒〉是佛顶光明,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所以妙不可思议。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奥妙。
你们一定要把《楞严咒》学会,如此不但可以了生死,还可以免除魔难灾祸,救度众生。
世上若有一人会念〈楞严咒〉,这世界就不会毁灭,法也不会灭的。
〈楞严咒〉妙不可言,谁念谁就有感应,谁持诵谁就得到金刚藏菩萨的护持。所以你修这咒必须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则持此咒就有大感应。
学〈楞严咒〉,就是佛的化身,不但是佛的化身,还是佛的顶上化佛,化佛中的化佛,所以〈楞严咒〉的妙处是不可思议的,有人真能持〈楞严咒〉,在周围四十由旬之内,没有一切灾难,化险为夷。
世界上若无〈楞严咒〉,妖魔鬼怪则会肆无忌惮,横行于世。但世界上若有〈楞严咒〉,则旁门左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都还有所恐惧,不敢公然出现于世。
在末法时代,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所最怕的就是〈楞严咒〉,〈楞严咒〉是破邪显正的神咒。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不但能退盗贼,更能消除百病,平诸魔难,所以我们应该诚心诵持。
学咒要先正心诚意
学佛的人,要节欲,要清心寡欲,不要纵欲
世界的战争,是由我们心里小的战争引起
道德呢?就是以利益他人为主,以不妨碍他人为宗旨,也就是内心充满仁、义、礼、智、信。
「到无求处便无忧」
众生最大的毛病,便是痴爱,
修行就是要「养拙」
修道的敌人是谁?非魔王,而是自私心
「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
你若懂了,事事都是「西来祖师意」;若不懂,「样样都生气」。
若能忍欲,就是持戒;若不忍欲,就不是持戒。
精足不冷,气足不饿,神足不困。
谁能不发脾气,谁能对佛教的道理就相应,能很顺利的成佛。
有贪心,就等于一块镜子上面有了尘土一样。所以我们用功的人,切记切记不要贪多,也不要贪快,也不要贪便宜。
如果人心里有鬼,就是人怕鬼。
如果人心里没有鬼,就是鬼怕人。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恭敬心把刚强的性情改变为和蔼的性情,拜佛是拜自性佛,将来成佛也是成自性佛。
古人说:「君子有造命之学。」有道德的人,正人君子,是可以改造命运,超出命数之外。
什么是智?就是不自私
什么是妄想?就是自私。自私一起,妄想便来。
修行修什么?修行就是把我们的妄想修没有了,欲念修没有了,这就是有功夫了。
人为什么有忧愁恐惧?就是因为人有爱欲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修道的人,好的给人家,坏的自己留着
「爱不重不生娑婆,业不空不生极乐。
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个监狱
人持戒,就是清净自性
修道人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不要像世俗人,什么都要多。
想了生死,应该把生死二字挂在眉梢上
我们学佛法的人,首先要去脾气。你脾气若不去,学多少佛法,都是种修罗因,将来结修罗果。
参禅也好,念佛也好,只要认真修行,都能出离生死关。
你们皈依三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还要皈依戒
天灾,不是天有灾,是我们人类受的劫。人祸是我们自作自受。
修行道就在你身上。所以不要到外边去求
学佛的人先要学吃亏
任何事物都要舍离,因为能舍才能得。
学佛的人最忌有执着
人一生的命运,乃由业力所感
命运可以改造,「且行好事,莫问前程。」
修行,修什么?修这个心。心要专一,所谓「得一万事毕」
修道的人,都要没有脾气。谁能没有脾气,谁就与道合一了,与法合一了。
修行一定要慈心下气。
念不生气的经,念不骂人的经,念不发脾气的经,有这三种经,很快就成佛了。
「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
我们修行,吃的东西要淡而无味
要一门深入
修道人第一戒条,就是「注重德行」。
「减衣增福、减食增寿、减睡增禄。」
肝中若无火,何病都能躲,即此妙伽陀,亦被置高阁,娑婆诃!
我把佛教改为「心教」,修行是要去妄心存真心。有妄心是凡夫,